zhài
1、[
笃瘵]dǔ zhài
重病。
2、[
沈瘵]shěn zhài
1.沉疴,积久难治的病。《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太子婴沉瘵,朕须其痊復,将逊於位。”
2.引申为难改的癖好或积弊。宋 苏舜钦《猎狐篇》:“邑中年少儿,耽猎若沉瘵。”金松岑《心声》:“意者,向也媮而今也厉,其国力之转,四万万人之沉瘵有瘳乎!”
3、[
衰瘵]shuāi zhài
犹衰病。
4、[
瘵疾]zhài jí
疫病。亦指痨病。唐 沉佺期《被弹》诗:“是时盛夏中,暵赫多瘵疾。”宋 洪迈《夷坚甲志·崔祖武》:“自言少好色,无日不狎游。年二十六岁,成瘵疾将死。”清 袁枚《新齐谐·歪嘴先生》:“湖州 潘淑,聘妻未娶,以瘵疾亡。”
5、[
疾瘵]jí zhài
废疾,残疾。
6、[
抱瘵]bào zhài
抱病。
7、[
雕瘵]diāo zhài
1.凋残病困。
2.泛指民生疾苦。《新唐书·白居易传》:“按鍔诛求百计,不卹彫瘵,所得财号为‘羡餘’以献。”宋曾巩《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惟此方彫瘵之旧,属比岁凶飢之餘,任在拊循,惧无称效。”
8、[
疲瘵]pí zhài
患病、疾病或凋敝或困乏疲弱之人。
9、[
罢瘵]bà zhài
疲困。亦指疲困的人。瘵,肺痨。
10、[
痨瘵]láo zhài
1.肺结核病。俗称肺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福僧 ﹞只在花街柳陌,逐日混帐。淘空了身子,害了癆瘵之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塾师》:“居久之,王子忽患癆瘵,日渐尫羸,易医数十,药石罔效。”《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痨瘵总括》:“癆瘵阴虚虫乾血。”注:“久病癆疾而名曰瘵。瘵者,败也,气血两败之意也。”
2.指患肺结核病。《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至慧 和尚﹞自此即蓄髮娶妻,不上三年,癆瘵而死。”谢震《论可怜之节妇宜立保节会并父兄强青年妇女守节之非计》:“﹝孀妇﹞於是半夜啜泣,形影相吊,其懦者忧鬱癆瘵以至於死。”
11、[
凋瘵]diāo zhài
1.衰败;困乏。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夏禹 刊木以除之。”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适当早暵之餘,财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则调度不足,取之过甚,则人心惊疑。”《明史·忠义传六·陈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梁启超《为国会期间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农民》:“失今不为,更閲数年,则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虽有善者,无能为矣!”
2.指困穷之民或衰败之象。唐 白居易《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宋 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匪惟凋瘵之获苏,抑亦庸虚之知勉。”《明史·黄福传》:“永乐 初,建 北京 行部,绥辑凋瘵。”清 唐孙华《冬日抒怀》诗之二:“虽蠲累岁租,曾未起凋瘵。”
12、[
毁瘵]huǐ zhài
哀毁致病。
13、[
风瘵]fēng zhài
指由致病因素“风”而引起的疾病。唐 李白《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然臣年过耳顺,风瘵日加。”
14、[
瘵蛊]zhài gǔ
久病;久治不愈的病。蛊,通“痼”。
15、[
瘵鬼]zhài guǐ
因患痨病而死者。
16、[
寝瘵]qǐn zhài
卧病。
17、[
痾瘵]kē zhài
泛指痼疾。
18、[
瘵瘼]zhài mò
犹凋敝,衰败。
19、[
顿瘵]dùn zhài
犹卧病。
20、[
瘠瘵]jí zhài
因患病而瘦弱。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譬有患癆病者……其稍进者,见其羸尪瘠瘵之亟当培养也,而又习闻夫参苓术桂之可以引年也,於是旁採旧方,进以补剂。”
21、[
尪瘵]wāng zhài
亦作“尫瘵”。衰病。
22、[
羸瘵]léi zhài
病困。
23、[
痼瘵]gù zhài
积久难治的病。亦指患痼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