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
1、[
革舃]gé xì
生皮制的鞋。
2、[
舃履]xì lǚ
1.亦作“舄履”。复底厚履。
2.即履舃。鞋的通称。
3.犹言足下。
4.步履。
3、[
舃咸]xì xián
同“舄卤”。亦作“舄咸”。《北史·卢贲传》:“在 怀州 决 沁水 东注,名曰 利人渠;又派入 温县,名曰 温润渠;以溉舄咸,人赖其利。”
4、[
脱舃]tuō xì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高隐逃世之典。唐 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翼刘二颍》诗:“脱舃挂岭云,冏然若鸟逝。”
5、[
皂舃]zào xì
黑鞋子。
6、[
础舃]chǔ xì
柱下石礅。
7、[
履舃]lǚ xì
1.古代单底鞋称履,复底鞋称舃,故以“履舃”泛称鞋。
2.借指脚或足迹。
3.敬称。犹足下。常用于书信。
8、[
命舃]mìng xì
古代帝王所赐的复底鞋。
9、[
屦舃]jù xì
亦作“屨舄”。泛指鞋。
10、[
韦舃]wéi xì
古代一种木底的皮靴。
11、[
陵舃]líng xì
即车前。
12、[
舃卤]xì lǔ
亦作“舄卤”。含有盐碱的瘠土。
13、[
舃凫]xì fú
传说 东汉 明帝 时 叶县 令 王乔 有神术,尝化两舃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后因用为县令的故实。
14、[
舃奕]xì yì
1.亦作“舄奕”。联绵不绝。《后汉书·班固传下》:“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舃奕乎千载。”李贤 注:“舃奕,犹蝉联不絶也。”唐 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子孙舄奕,代有丕绩。”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故功德之殊,垂光锡祚,舄奕繁衍,久而弥昌者,盖天人之理,必至之符。”
2.光耀,显耀。汉 应瑒《文质论》:“衮冕旗旒,舃奕乎朝廷。”南朝 齐 王俭《高德宣烈乐》:“饗帝严亲,则天光大。舄奕前古,荣镜无外。”清 方苞《少司农吕公继室王夫人墓志铭》:“夫人随司农仕宦数十年,诸子皆通籍,而夫人所出 守曾 尤早达显荣舄奕。”
3.光明,光辉。唐 白居易《中和节颂序》:“舄奕乎,赫赫煌煌,八圣重光,以至于我皇。”清 王士禄《赠张篑山学士》诗:“他时舄奕看青史,此日辉光烛翰林。”
4.浩大。明 吾丘瑞《运甓记·辞亲赴任》:“皇恩舃奕,闻报令人心意懌,儒冠今喜进贤易。”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康熙 已后,诸名人诗文笔乘於 徐氏 子弟之豪横,声气之舄奕,颇有微词。”
15、[
赤舃]chì xì
古代天子、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16、[
咸舃]xián xì
见“咸潟”。
17、[
躧舃]xǐ xì
趿着鞋走。
18、[
遗舃]yí xì
1.指遗弃不用的破旧鞋子。
2.谓留下赤玉舃。
3.泛指留下鞋子。
19、[
巾舃]jīn xì
1.头巾和鞋。
2.指人的行踪。
20、[
飞舃]fēi xì
1.指可乘以飞行的仙鞋。
2.对宾客的雅称。
21、[
广舃]guǎng xì
同“广斥”。
22、[
敝舃]bì xì
破旧之鞋。
23、[
玉舃]yù xì
1.传说中玉制的鞋。汉 刘向《列仙传·安期生》:“安期先生 者,瑯琊阜乡 人也。卖药於 东海,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 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去,留书以赤玉舃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於 蓬莱山。”晋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番禺 东有涧、涧生菖蒲,皆一寸九节。安期生 采服,仙去,但留玉舃焉。”后喻得道者的遗物。唐 陆龟蒙《寄茅山何道士》诗:“终身持玉舃,丹诀未应传。”清 金农《重游王屋访唐开元时御爱松》诗:“芝囷纳流霞,蒲涧委玉舃。”
2.见“玉磶”。
24、[
缃舃]xiāng xì
浅黄色的鞋。
25、[
飞凫舃]fēi fú xì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东 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南朝 梁 沉约《和谢宣城》:“王乔 飞鳧舃,东方 金马门。”后亦借指官员。唐 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26、[
尚方舃]shàng fāng xì
即尚书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