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íng
1、[
凝视]níng shì
聚精会神地看:~着对方。
2、[
目注心凝]mù zhù xīn níng
犹言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3、[
凝结]níng jié
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池面上~了薄薄的一层冰。鲜血~成的战斗友谊。
4、[
凝固]níng gù
1.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如水凝固成冰。物质凝固时放出热量。
2.固定不变:不要把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看作僵死的、~的东西。
5、[
凝聚]níng jù
1.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荷叶上~着晶莹的露珠。
2.聚集;积聚:这部作品~着他一生的心血。
6、[
屏气凝神]bǐng qì níng shén
指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7、[
凝重]níng zhòng
1.端庄;庄重:雍容~。神态~。
2.(声音)浑厚:~深沉的乐曲。声音~有力。
3.浓重:~的乌云。
8、[
凝练]níng liàn
(文字)紧凑简练:文笔~。
9、[
凝神]níng shén
聚精会神:~思索。~端详。
10、[
凝望]níng wàng
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11、[
凝露]níng lù
1.凝结的露珠。
2.凝聚成露。
3.凝结着露珠。
12、[
凝集]níng jí
凝结在一起;聚集:心中疑云~。诗篇~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
13、[
凝脂]níng zhī
凝固了的油脂,多用来比喻洁白细嫩的皮肤:肤如~。
14、[
凝滞]níng zhì
1.停止流动;不灵活:两颗~的眼珠出神地望着窗外。
2.凝聚。
15、[
凝成]níng chéng
液体遇冷变成固体。
16、[
絮凝]xù níng
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17、[
凝霜]níng shuāng
1.浓霜。
2.凝结成霜。
3.古代绩溪所产一种优质笺纸名。
18、[
凝炼]níng liàn
1.亦作“凝练”。紧凑简练。叶圣陶《倪焕之》五:“里面墙上挂四条 吴昌硕 的行书屏条,生动而凝炼,整个地望去更比逐个逐个字看来得有味。”秦牧《艺海拾贝·南国盆景》:“盆景‘缩龙成寸’,小小一株树就给人以苍劲挺拔,老干虬枝的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者们采用了拔萃、凝炼的手法。”冯牧《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有时,他也会失于不够简洁和凝练。”
2.凝鍊:凝炼。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祭文》:“少年举笔,固以充沛为主,然不可不知凝鍊之法。”朱自清《短诗与长诗》:“短诗底效用原在‘描写一地的景色,一时的情调’,或说,‘表现一刹那的感兴’;所以贵凝鍊而忌曼衍。”
19、[
凝乳]níng rǔ
1.发酵或用某些酶处理而使乳汁凝结的部分,主要为酪蛋白,用作食品,也作产品,或制成干酪--与乳清有区别。
2.从碱液中分离出来的颗粒状肥皂,在制皂过程中把盐加到碱液和脂肪的沸腾混合物中时就浮起。
20、[
凝眸]níng móu
目不转睛。形容观察或欣赏事物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远望。眸(móu):眼珠。
21、[
凝噎]níng yē
嗓子被气憋住,哭不出声,说不出话。
22、[
凝思]níng sī
集中精神思考:闭目~。
23、[
凝华]níng huá
物质从气态不经液态而直接转化为固态的过程。如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结于物体表面上成为霜。物质凝华时放出热量。
24、[
沈凝]shěn níng
1.亦作“沉凝”。沉厚凝重。
2.低沉徐缓。
3.凝滞,停止流动。
25、[
凝冻]níng dòng
凝结;冻结:河水~。
26、[
凝碧]níng bì
浓绿。
27、[
凝缩]níng suō
凝聚,紧缩:丰富的人生经验~成宝贵的智慧。
28、[
凝注]níng zhù
凝视;注视。
29、[
凝然]níng rán
坚定的样子。
30、[
凝听]níng tīng
聚精会神地听。
31、[
凝铸]níng zhù
凝结铸造;铭刻。
32、[
凝定]níng dìng
凝滞;呆滞。
33、[
凝睇]níng dì
凝视;注视。
34、[
凝想]níng xiǎng
凝思: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搁笔~。
35、[
凝帖]níng tiē
犹安定。
36、[
凝坚]níng jiān
犹凝固。
37、[
凝积]níng jī
凝结;聚积。
38、[
凝默]níng mò
1.庄重而静默。
2.指一动不动,毫无声响。
39、[
严凝]yán níng
1.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宋 陆游《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
2.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
3.谓冷酷。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
4.严肃凝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宋 沉 之诗,以严凝之骨,饰流丽之词,颂扬休明,渊乎盛世之音。”
40、[
凝眼]níng yǎn
犹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