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ò
1、[
冰槊]bīng shuò
闪烁着寒光的长矛。
2、[
槃槊]pán shuò
挥舞长矛。宋 曾巩《晓出》诗:“夺摽一一飞步疾,槃槊两两飜身劲。”
3、[
玉槊]yù shuò
喻竹子。
4、[
马槊]mǎ shuò
古代在马上使用的长矛。
5、[
摆槊]bǎi shuò
词语解释摆槊ㄅㄞˇ ㄕㄨㄛˋ摆出矛槊等兵器。指摆开、排列阵势。董西厢.卷二:「鸣金击鼓,摆槊抢刀,把寺围住。」亦作「摆搠」。
6、[
戟槊]jǐ shuò
亦作“戟矟”。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情上李相公十六韵》:“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唐 王建《和胡将军寓直》:“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鉤栏。”《宋史·舆服志二》:“太宗 淳化 二年,詔诸道州、府、军、监奏乞鼓角戟矟。”
7、[
矛槊]máo shuò
犹矛矟。指简单兵器。
8、[
棋槊]qí shuò
亦作“棊槊”。即握槊。古代博戏。相传 南北朝 时传入,后演变为双陆。
9、[
剑槊]jiàn shuò
剑和槊。泛指兵器。
10、[
枣槊]zǎo shuò
用枣木做杆的长矛。
11、[
犦槊]bào shuò
见“犦矟”。
12、[
铎槊]duó shuò
唐 代 南诏 兵器名。
13、[
盘槊]pán shuò
挥舞长矛。
14、[
刀槊]dāo shuò
刀和长矛。泛指兵器。
15、[
槊棋]shuò qí
古代的一种博戏。
16、[
瓟槊]bó shuò
即瓝槊。
17、[
诗槊]shī shuò
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曹 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后遂以“诗槊”指诗人英雄、豪迈的气概。
18、[
握槊]wò shuò
1.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
2.唐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嫌薛不聪慧,数月不与同席。
19、[
牟槊]mù shuò
古代兵器。长矛。在长柄一端安有金属枪头。牟,用同“矛”。《北史·齐纪中·文宣帝》:“﹝帝﹞每至将醉,輒拔剑挂手,或张弓傅矢,或执持牟槊,游行市鄽。”
20、[
长槊]cháng shuò
即长矟。《太平御览》卷三五四引 晋 荀□《灵鬼志》:“垄上健儿字 陈安,头小面狭腹中宽,丈八长槊左右盘。”宋 赵雄《韩蕲王碑》:“铁胎之弓,悍马长槊。方在童年,气震山岳。”参见“长矟”。
21、[
瓝槊]bó shuò
古代仪仗中的金瓜槌。
22、[
斑丝槊]bān sī shuò
亦作“斑丝矟”。柄上缠以杂色丝织品的长矛,一般长一丈八尺。
23、[
横槊赋诗]héng shuò fù shī
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24、[
槊血满袖]shuò xuè mǎn xiù
指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