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ǒu
1、[
否则]fǒu zé
如果不是这样: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无法施工。看问题必须全面,~的话,就难免以偏概全。
2、[
是否]shì fǒu
是不是:他~能来,还不一定。
3、[
能否]néng fǒu
用作助动词表示指望能自愿依从的要求。
4、[
否决]fǒu jué
否定(议案):提案被~了。
5、[
矢口否认]shǐ kǒu fǒu rèn
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6、[
否定]fǒu dìng
1.不承认事物的 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成绩不容~。
2.表示否认的,反面的:~判断。
3.哲学范畴。指事物内 部包含的促使其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与 ”肯定“相对。
7、[
否认]fǒu rèn
不承认:矢口~。~事实。
8、[
可否]kě fǒu
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宋 欧阳修《为君难论上》:“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无论是非可否,悉宜听之。”陶钝《第三件棉袄》七:“妹妹虽然没对 王成义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离婚。”
9、[
与否]yǔ fǒu
(助)表示比较正反两方面情况。
10、[
运否]yùn fǒu
犹言命运不好。
11、[
以否]yǐ fǒu
亦作“以不”。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否”。《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12、[
艰否]jiān fǒu
困厄。
13、[
已否]yǐ fǒu
亦作“已不”。与否。
14、[
通否]tōng fǒu
犹否泰。指命运好坏、仕途升降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经涉累朝,通否任时。”宋 欧阳修《与章伯镇书》:“伯镇 尚淹江郡,忽已愈年。大亨有时,先以小抑,亦通否之理然也。”
15、[
藏否]cáng fǒu
品评。藏,通“臧”。
16、[
果否]guǒ fǒu
犹是否。
17、[
安否]ān fǒu
谓安抑或不安,吉还是凶。
18、[
闭否]bì fǒu
阻隔,不相交。
19、[
显否]xiǎn fǒu
荣枯;穷通。
20、[
疑否]yí fǒu
疑惑不解。
21、[
休否]xiū fǒu
止息否运、吉祥和凶险。
22、[
校否]xiào fǒu
考核过失。
23、[
否心]fǒu xīn
邪恶之心。
24、[
壅否]yōng fǒu
阻塞不通。
25、[
困否]kùn fǒu
困厄不通。
26、[
学否]xué fǒu
“学习就能使心性端正;不学习则心性邪僻。
27、[
倾否]qīng fǒu
丧乱;危殆。
28、[
穷否]qióng fǒu
困厄,不亨通。
29、[
黜否]chù fǒu
罢斥佞邪小人。
30、[
幽否]yōu fǒu
困厄。
31、[
否否]fǒu fǒu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32、[
勝否]shèng fǒu
好坏;得失。《后汉书·胡广传》:“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採厥衷。”《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以事相权。”
33、[
中否]zhōng fǒu
中道衰落。
34、[
遇否]yù fǒu
境遇顺利或不顺利。
35、[
灾否]zāi fǒu
灾难。
36、[
否卷]fǒu juàn
杯一类的盛器。
37、[
迍否]zhūn fǒu
屯、否为《易》二卦名。迍,通“屯”。屯谓艰难,否谓隔塞。后以“迍否”指困顿不利。
38、[
仍否]réng fǒu
是否还是;是否仍然。
39、[
胜否]shèng fǒu
好坏;得失。
40、[
善否]shàn fǒu
善恶;好坏。
pǐ
1、[
臧否]zāng pǐ
褒贬;评论:~人物。否(pǐ)。
2、[
否屈]pǐ qū
犹言困顿受挫。
3、[
否臧]pǐ zāng
1.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唐 白居易《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宋 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
2.品评,褒贬。《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唐 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宋 叶适《题<陈寿老文集>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 建安、元祐 之文也。”
4、[
否戾]pǐ lì
犹乖戾。
5、[
否败]pǐ bài
穷困;时运不好。《绿野仙踪》第五回:“小弟年来否败之至,今无可如何,寻访 冷先生 指一条门路,做下半世的地步。”
6、[
否口]pǐ kǒu
犹苦口。
7、[
否剥]pǐ bāo
《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晋书·庾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倾首於将来者也。”《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梁太清 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姦回内奰。”
8、[
否塞]pǐ sāi
1.闭塞不通。
2.犹困厄。
9、[
否结]pǐ jié
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
10、[
否滞]pǐ zhì
停滞;阻塞。
11、[
否隔]pǐ gé
亦作“否鬲”。隔绝不通。
12、[
否妇]pǐ fù
谓无知的妇人。
13、[
否鬲]pǐ gé
见“否隔”。
14、[
否泰]pǐ tài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塞或运气好坏。
15、[
否运]pǐ yùn
厄运,坏运。
16、[
否桑]pǐ sāng
《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运。
17、[
否道]pǐ dào
壅蔽之道。
18、[
否德]pǐ dé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19、[
泰否]tài pǐ
《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泰,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否,谓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后以“泰否”指世道盛衰和人事通塞。
20、[
否极泰来]pǐ jí tài lái
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悲胜,泰来犹否极。” 否(pǐ):指失利。泰:指顺利。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
21、[
泰极而否]tài jí ér pǐ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凶。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22、[
否终复泰]pǐ zhōng fù tài
指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23、[
一臧一否]yī zāng yī pǐ
臧:善,好。一吉一凶。
24、[
贤否不明]xián pǐ bù míng
贤否:好坏。好和坏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