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中華語文大辭典
碾ㄋ丨ㄢˇniǎn1.碾子,一種石製工具,用於軋碎穀物或給穀物去皮。下有一個大圓盤,上有滾子。[例]石~︱汽~︱電~。2.用碾子軋。[例]~碎|~軋|~米|~藥。∥也作「輾」。
碾-漢語大字典
碾
碾niǎn 《廣韻》女箭切,去線泥。又《集韻》尼展切。
(1)用于滚压和研磨的工具。如:水碾;石碾;汽碾。《集韻·綫韻》:“碾,所以轢物器也。”《篇海類編·地理類·石部》:“碾,水輾也,所以轢物也。”《魏書·崔亮傳》:“亮在雍州讀《杜預傳》,見為八磨,嘉其有濟時用,遂教民為碾。”唐陸羽《茶經·四之器》:“碾以橘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為臼,内圓而外方。”宋陸游《十一月上七日蔬飯騾嶺小店》:“建谿小春初出碾,一碗細乳浮銀粟。”赵树理《孟祥英翻身》:“一天,她一个人架着驴到碾上碾米。”
(2)滚压;研磨。如碾米;碾茶;碾场。《集韻·फϩ》:“碾,磨也。”《太平御覽》卷七百六十二引《通俗文》:“石碢轢榖曰碾。”唐白居易《潯陽春·春來》:“金谷蹋花香騎入,曲江碾草鈿車行。”宋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水滸全傳》第五十三回:“一羣白鶴聽經,數個青衣碾藥。”柳青《创业史》第二十三章:“侄婶在铁轮牛车碾下很深的车辙的路上碰了面。”
(3)车磨玉石。唐李賀《春懷引》:“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撥銺金打仙鳳。”《京本通俗小説·碾玉觀音》:“這塊玉上尖下圓,甚是不好,只好碾一個南海觀音。”元王惲《玉堂嘉話》卷二:“看古玉器當解其刀刻、碾刻者;刀刻為上,與碾刻蓋相去甚遠。”
(4)撵,赶。后作“攆”。明李實《蜀語》:“趕曰碾,趕上前人曰碾上。趕雞曰碾雞,以轉動行極易及也。”《古今小説·新橋市韓五賣春情》:“胖婦人聽得八老説了,没出氣處,碾那老婆子道:‘你七老八老怕兀誰?不出去門前叫駡這短命多嘴的鴨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