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o
1、[
奥秘]ào mì
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探索宇宙的~。
2、[
深奥]shēn ào
(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的道理。
3、[
奥妙]ào miào
(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无穷。其中的道理非常~。
4、[
奥运会]ào yùn huì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5、[
奥妙无穷]ào miào wú qióng
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6、[
奥美]ào měi
精深优美。
7、[
奥义]ào yì
深奥的义理:探求五经~。
8、[
华奥]huá ào
指显要的职位。
9、[
博奥]bó ào
博大精深;广博深奥。
10、[
奥兰]ào lán
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人口89万(1984年)。经济和文化较发达。有石油化工、造船、纺织等工业。兼有阿拉伯风貌和现代化城市特色。
11、[
奥博]ào bó
1.含义深广:文辞~。
2.知识丰富。
12、[
奥雅]ào yǎ
深奥典雅。
13、[
堂奥]táng ào
1.房屋的深处。
2.腹地。
3.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窥其~。
14、[
圣奥]shèng ào
圣人经典的精深含义。
15、[
古奥]gǔ ào
古老深奥,难于理解(多指诗文):行文~。
16、[
秘奥]mì ào
犹奥秘。隐密;秘密深奥。
17、[
奥鲁]ào lǔ
1.古代 蒙古 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又写作“阿兀鲁黑”,复数为“阿兀鲁兀惕”。译作“家小”、“老营”或“老小营”。亦为 元 代官名,专管辎重后勤事务。《元经世大典·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元史·世祖纪十三》:“詔各路府、州、司、县长次官兼管诸军奥鲁。”《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远近诸军征行戍守,终岁劳苦,实可矜悯,其阵亡之家常例存恤限外更展一年,本管翼卫及奥鲁等官毋得非理科敛。”
2.复姓。元 有 奥鲁赤。见《元史》本传。
18、[
奥内]ào nèi
隐奥,机密。
19、[
奥援]ào yuán
官场中暗中撑腰的力量;有力的靠山(多含贬义)。
20、[
奥邃]ào suì
深奥,幽深。
21、[
溜奥]liū ào
犹堂奥。内室深处。
22、[
远奥]yuǎn ào
深远玄奥。
23、[
奥窔]ào yào
1.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杨倞 注:“西南隅谓之奥;东南隅谓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内也。”宋 沉辽《越州永福院大像赞序》:“逮诸菩萨、弟子凡十有二躯,以及四壁楣带奥窔之像,或突或绘,咸因彼寘此。”清 唐甄《潜书·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无有隐像;堂房奥窔,无有隐区。”
2.指隐蔽深曲之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陆清献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于水道之源流、漕运之奥窔及古人名蹟,无不详誌。”
3.指奥妙精微之处。清 恽敬《重刻<脉经>序》:“若夫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歧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近世名公巨儒,喜谈禪理,盖亦如谈书画、谈古玩之类,聊以自娱,非真能窥其奥窔也。”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三章:“弱冠沉酣坟典,佛老兵刑,靡不窥其奥窔。”
24、[
湿奥]shī ào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燠”。
25、[
奥敦]ào dūn
即奥屯。复姓。
26、[
奥说]ào shuō
奥妙的学说。
27、[
枢奥]shū ào
犹堂奥。比喻高深的境界。
28、[
奥渫]ào xiè
污浊。奥,通“澳”。
29、[
浑奥]hún ào
博大深奥。
30、[
奥薮]ào sǒu
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31、[
朗奥]lǎng ào
高深。
32、[
奥枢]ào shū
犹枢机,关键。
33、[
奥山]ào shān
《山海经》地名,或指今 河南省 泌阳县 东北的 虎头山。
34、[
隅奥]yú ào
屋的内室,也比喻艰深的道理。
35、[
奥隅]ào yú
1.室之西南角,古为尊者居处。比喻重要地区。
2.泛指内室。
36、[
宏奥]hóng ào
宏博高深。唐 皮日休《<文薮>序》:“《离骚》者,文之菁英者,伤於宏奥。”《明史·夏寅传》:“夏寅,字 正夫,松江 华亭 人。正统 十三年举进士,授 南京 吏部主事。力学,为文以宏奥称。”
37、[
奥草]ào cǎo
荒草。
38、[
奥屯]ào tún
女真 人姓氏。
39、[
奥密]ào mì
见“奥祕”。
40、[
奥旨]ào zhǐ
深奥的含义:深得其中~。
yù
1、[
淇奥]qí yù
1.亦作“淇澳”。1.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毛 传:“奥,隈也。”晋 左思《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明 张景《飞丸记·发迹锄强》:“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奥 亦水名。’刘昭《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卫侯 享之。北宫文子 赋《淇奥》。”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宋 刘克庄《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明 何景明《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 莱公,万古看诗想《淇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