籞-中華大字典
1、籞讀音:偶舉切,音御,語韻。釋文:
❶翳也。見《廣雅釋器》。《疏證》:宣帝紀。謂池~未御幸者。假與貧民。服虔注云。篽在池水中作室。可用棲鳥。鳥入中則捕之。
2、篽讀音:偶舉切,音語,語韻。釋文:禁苑也。春秋傳曰。澤之自~。見《說文》。《段注》:宣帝紀、詔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蘇林曰。折竹以繩綿連。禁禦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爲籞。自、當作舟。昭二十年左傳曰。澤之萑蒲。舟鮫守之。鮫、當是獟誤。許所據竟作舟~耳。
3、钌釋文:篽或字。見《集韻》。
籞-漢語大字典
籞
yù 《廣韻》魚巨切,上語疑。
(1)古代帝王的禁苑。《集韻·語韻》:“篽,《説文》:‘禁苑也。’或作籞。”《漢書·宣帝紀》:“又詔:‘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顔師古注:“蘇林曰:‘折竹以繩緜連禁禦,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為籞。’應劭曰:‘池者,陂池也;籞者,禁苑也。’”《晋書·食貨志》:“魏明帝不恭,淫於宫籞,百僚編於手役,天下失其躬稼。”宋歐陽修《和劉原文從幸後苑觀稻呈講筵諸公》:“禁籞皇居接,香畦鏤檻邊。”明郎瑛《七修類藳·詩文類·楊太后宫詞》:“一簾小雨怯春寒,禁籞深沉白晝閒。”
(2)苑囿的墙垣;篱笆。唐盧師道《納凉賦》:“積歊氛於簾櫳,流煩溽於園籞。”
(3)遮蔽。《廣雅·釋器》:“籞,翳也。”
(4)池水中编竹篱养鱼。《廣韻·語韻》:“籞,池水中編竹離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