綷-中華語文大辭典
綷ㄘㄨㄟˋcuì〈書〉相雜;混雜。[例]屯余車其萬乘兮,~雲蓋而樹華旗(《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綷-漢語大字典
綷
綷(一)cuì 《廣韻》子對切,去隊精。又《集韻》七醉切。
(1)五色杂合的丝织品。也作“ઓ̢\u001D。《廣韻·隊韻》:“ઓ̯܌《説文》曰:‘會五綵繒也。’綷,ઓ̥Ќ。”
(2)五色。《文選·左思〈吴都賦〉》:“孔雀綷羽以☀翔。”吕向注:“五色曰綷。”唐劉禹錫《絶篇生墓表》:“彼文甲綷毛,剽筋壽革。”宋劉筠《直夜》:“綷羽欲棲温室樹。”
(3)杂合;混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屯余軍其萬乘兮,綷雲蓋而樹華旗。”司馬貞索隱引如淳曰:“綷,合也。合五綵雲為蓋也。”三國魏阮籍《清思賦》:“服儵煜㠯繽紛兮,綷衆綵㠯相綏。”《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綴以萬年,綷以紫榛。”李善注:“綷,猶雜也。”
(二)zú 《集韻》即聿切,入術精。
同。《方言》卷三:“綷,同也。宋、衛之間曰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