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í
1、[
葳蕤]wēi ruí
草木茂盛的样子。蕤(ruí)。
2、[
崴蕤]wēi ruí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3、[
翠蕤]cuì ruí
1.缀有翠羽的饰物。
2.饰以翠羽的旗帜。
4、[
敷蕤]fū ruí
茂盛貌。
5、[
蕤蕤]ruí ruí
1.茂盛貌。
2.闲逸貌。
3.轻缓貌。
4.下垂貌。
6、[
缨蕤]yīng ruí
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7、[
白蕤]bái ruí
见“白桵”。
8、[
素蕤]sù ruí
白花。
9、[
麤蕤]cū ruí
亦作“麄蕤”。指野花。
10、[
琼蕤]qióng ruí
玉花。
11、[
冰蕤]bīng ruí
白花。
12、[
英蕤]yīng ruí
1.艳丽的花。三国 魏 嵇康《琴赋》:“鬱纷紜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晋 左芬《万年公主诔》:“曄曄荣曜,英蕤始芳。”
2.犹英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清 王晫《今世说·贤媛》:“丁季渊 继妇 张夫人 ……尝作《讨李贼檄》,顾和知 以为 孔璋 让其英蕤,宾王 失其峻烈。”
13、[
缃蕤]xiāng ruí
1.水草名。一名紫荇。
2.黄色下垂的花朵。
14、[
萎蕤]wěi ruí
1.草名。即玉竹。
2.草木茂盛貌。
3.引申为气势盛貌。
4.柔弱貌;柔软貌。
5.引申为萎靡。
6.旗名。卤簿中有之。
15、[
威蕤]wēi ruí
1.华丽貌。
2.繁盛貌。
3.草名。即玉竹。又称威香、萎蕤、地节。根茎可食,又作药用。旧时被称为瑞草。
16、[
玉蕤]yù ruí
1.玉的精华。道家谓食之可以成仙。
2.古代冠缨上的玉饰。
3.比喻莹洁的花。
4.薰香名。
17、[
重蕤]zhòng ruí
犹重瓣。
18、[
霏蕤]fēi ruí
花瓣纷飞貌。
19、[
贞蕤]zhēn ruí
亦作“贞甤”。指常青耐寒植物的枝条花叶。
20、[
黄蕤]huáng ruí
指嫩黄的柳丝。
21、[
委蕤]wěi ruí
柔弱;软弱。
22、[
蕤宾]ruí bīn
1.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合称律吕。蕤宾属阳律。
2.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
3.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
23、[
朱蕤]zhū ruí
红花。
24、[
蕤绥]ruí suí
盘曲升腾貌。
25、[
扬蕤]yáng ruí
1.谓彩带飘舞。形容威武。晋 左思《吴都赋》:“摄乌号,佩干将。羽旄扬蕤,雄戟耀芒。”
2.显扬芳名。南朝 梁 江淹《伤友人赋》:“金虽重而见铸,桂徒芳而被折。百年一尽兮,贵扬蕤於后烈。”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三从按礼,无亏内则之风;四德扬蕤,载阐中闺之训。”
26、[
不蕤]bù ruí
无緌。谓无穗状饰物。蕤,通“緌”。
27、[
霜蕤]shuāng ruí
白花。
28、[
蕤鲜]ruí xiān
南朝 梁 江淹《悼室人》诗之三:“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
29、[
芳蕤]fāng ruí
指盛开而下垂的花。
30、[
红蕤枕]hóng ruí zhěn
传说中的仙枕。唐 张读《宣室志》卷六记载,玉清宫 有三宝,碧瑶杯、红蕤枕和紫玉函。红蕤枕似玉微红,有纹如粟。亦借指绣枕。宋 毛滂《小重山·春雪小醉》词:“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 楚 峰云。”清 陈维崧《贺新郎·云郎合卺》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