绠-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綆绠-汉语大词典
绠(I)gěng
ㄍㄥˇ
〔《广韵》古杏切,上梗,见。〕
1.绳索;汲水器上的绳索。
●《左传·襄公九年》:“具绠缶。”
杜预注:“绠……汲水索。”
●《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前蜀贯休《行路难》诗:“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绠银瓶濯纤玉。”
2.指链条。
●《宣和遗事》后集:“﹝韩世忠﹞预先命铁匠冶铁为长绠,贯以大钩,每锤一绠,则曳一舟,兀术竟不得渡。”
绠(II)b?ng
ㄅ〡ㄥˇ
〔《集韵》必郢切,上静,帮。〕
古时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周礼·考工记·轮人》:“视其绠,欲其蚤之正也。”
郑玄注:“蚤当为爪,谓辐入牙中者也。郑司农云,绠读为关东言饼之饼。”
●陆德明释文:“绠,依注音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