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鑷镊-汉语大词典
镊nie
ㄋ〡ㄝˋ
〔《广韵》尼辄切,入叶,娘。〕
1.镊子。
●晋左思《白发赋》:“愿戢子之手,摄子之镊。”
●唐冯贽《云仙杂记·却老先生》:“王僧虔晚年恶白发。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
●清刘济川《外科心法真验指掌》:“此镊捏溃疮之腐肉,取之,去之。”
2.用镊子拔除毛发或夹取东西。
●《太平御览》卷七一四引汉服虔《通俗文》:“披减须鬓谓之镊。”
●宋周邦彦《华胥引》词:“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
●清孙枝蔚《借镜》诗:“相知肯借镜,镊我发边丝。”
●钱钟书《围城》三:“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
3.指理发。参见“镊工”、“镊肆”。
4.垂饰。
●《西京杂记》卷一:“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五色流苏,带以绿文紫绶,金银花镊。”
5.特指缀附于簪钗的垂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簪……下有白珠,垂黄金镊。”
●南朝梁江洪《咏歌姬》:“宝镊间珠花,分明靓妆点。”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晓次神景宫》:“翠镊有寒锵,碧花无定影。”
6.古代织机上用以提花的部件。一说,古织布机上提花用的竹针。
●《西京杂记》卷一:“霍光妻遗淳于衍……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
●南朝陈徐陵《中妇织流黄》诗:“数镊经无乱,新浆纬易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