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1、[
译名]yì míng
翻译出来的名称。
2、[
译文]yì wén
翻译成的文字。
3、[
翻译]fān yì
1.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外国小说。把密码~出来。
2.做翻译工作的人:他当过三年~。
4、[
直译]zhí yì
指偏重于照顾原文字句进行翻译(区别于“意译”)。
5、[
编译]biān yì
1.编辑和翻译。
2.做编译工作的人。
6、[
译者]yì zhě
把一种语言或体系译成另一种的人。
7、[
音译]yīn yì
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翻译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如用“沙发”翻译英语词“sofa”。与“意译”相对。
8、[
口译]kǒu yì
口头翻译(区别于“笔译”)。
9、[
破译]pò yì
识破并译出获得的未知信息,如密码、古代曲谱或文字等。
10、[
译本]yì běn
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本子:这部著作已有两种外文~。
11、[
笔译]bǐ yì
用文字翻译(区别于“口译”)。
12、[
译作]yì zuò
翻译的作品。
13、[
意译]yì yì
1.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而不逐字逐句地翻译。与“直译”相对。
2.把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与“音译”相对。如“摩登”是英语modern一词的音译,“现代”是该词的意译。
14、[
译员]yì yuán
翻译人员(多指口译的)。
15、[
译制]yì zhì
翻译制作电影、电视片等:~片。
16、[
译注]yì zhù
翻译并注解:~古籍。《孟子~》。
17、[
译著]yì zhù
1.翻译著述:毕生从事~工作。
2.翻译著述的作品,也专指翻译的作品:出版了多种学术~。
18、[
译码]yì mǎ
把编成电码的电报从电码转换成普通语言。
19、[
译音]yì yīn
1.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例如“большевик”译成“布尔什维克”,“sofa”译成“沙发”。
2.按译音法译成的音。
20、[
译介]yì jiè
翻译介绍。吴泰昌《阿英忆左联》:“《文艺讲座》原想集中发点较长的理论研究和译介 苏联、日本 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文章。”《读书》1986年第3期:“潘光旦 认真地做过研究和译介的工作。”
21、[
译稿]yì gǎo
将某种语言写成的稿子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稿子。
22、[
误译]wù yì
错误地翻译。
23、[
今译]jīn yì
古代文献的现代语译文:古籍~。
24、[
译电]yì diàn
1.把文字译成电码。
2.把电码译成文字。
25、[
摘译]zhāi yì
摘选主要内容译出;摘要的译文。
26、[
译言]yì yán
指翻译工作者。
27、[
通译]tōng yì
1.旧时指在语言互不相通的人谈话时做翻译。
2.旧时指做通译工作的人。
28、[
重译]chóng yì
1.经过好多次翻译。
2.从译文翻译。即甲国文字译成乙国文字,再由乙国文字译成第三国文字。
3.重新翻译。
29、[
译笔]yì bǐ
指译文的质量或风格:~流畅。
30、[
译述]yì shù
指不严格按照原文翻译,而对原文的内容加以叙述。
31、[
译场]yì chǎng
古代翻译佛教经籍的机构。有由私人和团体组织者,有以国家之力设立者。分工甚为细密,有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校勘、监护等项。
32、[
移译]yí yì
同“迻译”。
33、[
胥译]xū yì
翻译,互译。明 李东阳《<马石田文集>序》:“元 之入主中国,盖有气化以来所未见,八九十年,涵养生息,以旃裘为冠屨,以干楯为铅槧,以胥译为吟诵,製为文章,播为歌咏,鸣一代而传四方者,亦不可诬。”
34、[
译换]yì huàn
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的语词去替换。
35、[
译师]yì shī
翻译佛经的僧侣。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佛书初来,首有《遗教经》、《四十二章》、《楞伽经》,译师 汉 人,故文亦简古。”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由 年杂那古马热 任译师,翻译前此未译佛经多种。”
36、[
司译]sī yì
早期希伯来会堂中的神职人员,把希伯来经典译成当地口语。
37、[
译家]yì jiā
翻译家。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佛教刚一传播,就曾有个别的译家和名僧的传记出现。”《修辞学习》1986年第2期:“我们许多优秀译家,在介绍外国作家作品上,在传播、交流世界文化上,是劳苦功高的。”
38、[
标译]biāo yì
译述。《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乙未,特命 博囉 等传旨,宣諭 雅克特穆尔、巴特锡、和实、哈玛尔图、巴特勒 等曰:‘凡省、院、臺、百司庶政,询谋僉同,标译所奏,以告於朕。’”
39、[
译话]yì huà
1.闲话。
2.由古汉语译成的现代语体。
40、[
敷译]fū yì
传译,翻译。《元史·百官志四》:“艺文监,秩从三品。天历 二年置。专以国语敷译儒书,及儒书之合校讎者俾兼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