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ū
1、[
呼噜]hū lū
形容打鼾或吸食流质食物等发出的声音。
2、[
噜苏]lū sū
1.〈动〉说话唠叨。2.〈形〉语言繁复。3.〈形〉事情琐碎;麻烦。
3、[
咕噜]gū lū
咕哝。小声说话。
4、[
秃噜]tū lu
1.离奇的意思。
5、[
呜噜]wū lū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6、[
吐噜]tǔ lū
1.蒙语。可惜。
2.方言。褪。
3.象声词。多形容子弹连梭发射声。亦指子弹连梭发射。
7、[
噜嗦]lū suō
言语絮叨。
8、[
啵噜]bo lū
象声词。
9、[
噜囌]lū sū
言语絮叨。语本《景德传灯录·大梵圆和尚》:“问:‘水陆不涉者,师还接否?’师曰:‘苏嚕苏嚕。’”茅盾《林家铺子》:“话是说到尽头了。上海 客人只好不再噜苏,可是他坐在那里不肯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少噜苏,快补来!’朱暮堂 威胁地说。”
10、[
唿噜]hū lū
鼾声。
11、[
扑噜]pū lū
象声词,形容物体抖动或跳动的声音。
12、[
骨噜噜]gǔ lū lū
见“骨碌碌”。
13、[
一嘟噜]yī dū lū
一挂,一串。
14、[
天了噜]tiān le lū
表惊讶的语气词,相当于“天啊”。
15、[
达噜噶齐]dá lū gá qí
即达鲁花赤。清 时改译此名。《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元年》:“甲子,蒙古 以 蒙古 人充各路达嚕噶齐,汉 人充总管,回回 人充同知,永为定制。”参见“达鲁花赤”。
16、[
噜哩噜苏]lū lǐ lū sū
方言。言语絮叨。沪剧《罗汉钱》第一幕第一场:“听 五婶 噜哩噜苏说一阵,不由我心里暗思忖。”
17、[
崇果噜姓]chóng guǒ lū xìng
崇果噜姓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东海女真崇果噜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或部族名称汉化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