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中華語文大辭典
棉ㄇ丨ㄢˊmián1.植物名。小喬木或灌木。枝紫色細長,圓柱形。葉橢圓狀,形狹而尖,邊緣反卷。花大,深豔紫色,基部有紫色斑點。果實成熟綻裂後會脹出絮狀的種毛。也作「棉花」。2.棉絮製成品。[例]~布|~被|~衣|~製品。3.像棉花的絮狀物。[例]石~|膨鬆~。4.★姓。
棉-中華大字典
1、棉讀音:彌延切,音緜,先韻。釋文:
❶木名。出交阯。可爲布。見《集韻》。
〔按廣韻。木~。樹名。吳錄云。其實如酒杯。中有綿如蠶綿。可作布。又名曰緤。羅浮山記曰。正月花如芙蓉。結子方生葉。子內綿至蠶成卽熟。廣州記云。枝似桐子。葉如胡桃而稍大也。按~有草本木本二種。草本者、藤類。產西域及南番。原名古終。宋始入江南。莖高四五尺。秋開黃花。實如桃。中有白~。熟則綻裂。可供紡紗織布。子可以榨油。羅浮山記所載屬此種。木本者、產印度。今閩廣亦有之。原名古貝。俗作吉貝。樹大如抱。高七八丈。廣州記所載屬此種〕。
❷屋聯~。見《廣韻》。
2、㮌釋文:同棉。見《字彙》。
3、間釋文:棉或字。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