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è
1、[
青涩]qīng sè
果实尚未成熟时果皮颜色发青、口感发涩,多形容不成熟:~年华。
2、[
羞涩]xiū sè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他站在讲台上,~地看着大家。
3、[
苦涩]kǔ sè
1.(味道)又苦又涩。
2.形容内心痛苦:~的表情。他~地笑了笑。
4、[
干涩]gān sè
1.因发干而显得不滑润或不润泽;枯涩:~的嘴唇。
2.(声音)沙哑;不圆润:嗓音~。
3.形容表情、动作生硬、做作:~地一笑。
5、[
晦涩]huì sè
(诗文、乐曲等的含意)隐晦不易懂:文字~。
6、[
酸涩]suān sè
辛酸的。
7、[
生涩]shēng sè
(文章、言辞等)不顺畅,不流利:文字~。
8、[
艰涩]jiān sè
1.指文辞艰深、不流畅,不易了解。
2.古指道路阻塞。
9、[
脱涩]tuō sè
使柿子、香蕉等去掉涩味,通常采用温水浸泡、塑料袋密闭等方法。
10、[
滞涩]zhì sè
1,不灵活;呆滞;2,不流畅;不滑润;3,就是缓慢、不畅通、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腼腆胆子小。
11、[
枯涩]kū sè
1.枯燥不流畅:文字~。
2.干燥不滑润:两眼~。
12、[
冷涩]lěng sè
1.形容冰冷而令人感到凝滞的(水、气流)
2.冷漠而呆滞。
3.冷僻晦涩。
13、[
燥涩]zào sè
干燥滞涩。
14、[
饧涩]xíng sè
眼皮半开半合,眼色蒙矓黏滞的样子。
15、[
暗涩]àn sè
暗淡而无光彩;暗淡而板滞。
16、[
涩勒]sè lè
竹的一种。
17、[
涩炼]sè liàn
谓文辞晦涩而凝炼。
18、[
黏涩]nián sè
黏滞不滑。
19、[
淤涩]yū sè
水道不畅通。
20、[
恡涩]lìn sè
见“恡嗇”。
21、[
涩呐]sè nà
见“涩訥”。
22、[
嘶涩]sī sè
沙哑干涩。
23、[
怪涩]guài sè
怪异艰涩。
24、[
朴涩]pǔ sè
质朴迟钝。
25、[
强涩]qiáng sè
亦作“彊涩”。指文字、语言等生硬不流畅。
26、[
幽涩]yōu sè
幽寂冷落;冷涩。
27、[
古涩]gǔ sè
亦作“古歰”。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28、[
涩苦]sè kǔ
味道又涩又苦。
29、[
讷涩]nè sè
亦作“訥譅”。谓言语迟钝,说话艰难。
30、[
喑涩]yīn sè
1.沙哑干涩。1。
31、[
畏涩]wèi sè
1.谓阻塞,不安全。
2.畏怯呆滞。
32、[
酒涩]jiǔ sè
指酒入口的味道有点涩的意思。
33、[
憨涩]hān sè
呆滞。
34、[
涩意]sè yì
青涩惬意的意思。
35、[
涩竹]sè zhú
竹的一种。
36、[
凝涩]níng sè
因冻结而滞涩。
37、[
河涩]hé sè
河道阻塞。
38、[
涩滞]sè zhì
呆滞;不流畅:声音~。文笔~。一双~失神的眼睛。
39、[
目涩]mù sè
潮汕话中表达已经困了,想睡觉的意思。
40、[
麤涩]cū sè
1.亦作“麤澁”。亦作“麄涩”。1.粗恶;粗糙,不细润。《华严经·净行品》:“得麤涩食,当众愿生,心无染者,絶世贪爱。”《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胗。”唐 无名氏《玉泉子》:“夏侯孜 为左拾遗,常着 桂管 布衫朝謁。开成 中,文宗 无忌讳好文,问 孜 衫何太麄澁。具言 桂管 产此布,厚,可以御寒。”苏曼殊《遯迹记》:“时此众生,身体麤澁,光明转灭,无復神足,不能飞行。”
2.比喻艰困。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二:“习熟渐久,方能捨燕安而乐麤澁,易脆腐而为坚强,劲虏在前,行者思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