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1、[
苹果]píng guǒ
〔苹果〕落叶乔木。叶互生,叶片有齿。是中国北方重要果树之一。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品种很多,如国光、红玉、富士等。
2、[
苹婆]píng pó
梵语bimba音译。苹果。
3、[
流苹]liú píng
浮萍。
4、[
苹车]píng chē
有屏蔽的车。
5、[
苹萦]píng yíng
回旋貌。
6、[
白苹]bái píng
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7、[
苹葲]píng quán
草名。
8、[
苹蘩]píng fán
1.苹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晋 左思《蜀都赋》:“杂以藴藻,糅以苹蘩。”
2.泛指祭品。唐 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月落清 湘 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苹蘩。”清 方文《宋遗民咏·方韶卿凤》:“葬之乃祖侧,岁时荐苹蘩。”
3.《诗·召南》有《采苹》及《采蘩》篇。《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以“苹蘩”借指能遵祭祀之仪或妇职等。南朝 齐 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始协德於苹蘩兮,终配祇而表命。”明 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 赵氏五娘 ﹞德性幽閒,儘可寄苹蘩之托。”《平山冷燕》第二回:“闺中弱女,职在苹蘩,安敢越礼延师以炫名。”
9、[
緑苹]lǜ píng
见“緑萍”。
10、[
水苹]shuǐ píng
即苹。
11、[
苹苹]píng píng
草聚生貌。
12、[
苹末]píng mò
1.苹的叶尖。指风所起处。语出战国楚宋玉《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唐李峤《风》诗:“落日生苹末,摇扬徧远林。”
2.风起则苹叶动,故亦用为微风的代称。
13、[
采苹]cǎi píng
1.采集浮萍。《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清 厉鹗《苹洲和鲍明府》之一:“日落采苹去,江 南春色明。”
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苹序》谓“《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左传·隐公三年》:“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后因以“采苹”赞美德行。宋 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14、[
苹风]píng fēng
掠过苹草之风;微风。
15、[
苹藻]píng zǎo
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 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汉 郑玄 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2.泛指祭品。唐 韩愈《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明 李东阳《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鲁 郡山川归旧国,孔 林苹藻荐新盘。”
3.用作祭祀的代称。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 王氏 ﹞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宋 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
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明 陈汝元《金莲记·昼锦》:“﹝ 王氏 ﹞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16、[
藻苹]zǎo píng
藻与苹。亦以指祭品。
17、[
食苹鹿]shí píng lù
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的人。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唐 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一:“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但悦丰草美,寧知牢饌鲜。”参见“食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