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中華語文大辭典
蓯苁ㄘㄨㄥcōnɡ1.★姓。2.參見【蓯蓉】。
蓯-中華大字典
1、蓯讀音:祖動切,音總,董韻。釋文:
❶葑~。草名。《爾雅釋草》:須、葑~。《義疏》:說文。葑、須從也。谷風傳。葑、須也。正義引孫炎曰。須、一名葑~。
❷菶~。艸皃。見《廣韻》。
2、蓯讀音:七恭切,音鏦,冬韻。釋文:肉~蓉。寄生植物。莖長尺餘。質柔軟。故有肉名。葉如鱗狀。花叢生莖端。莖與花葉皆黃褐色。別有一種名草~蓉。莖圓而色紫。又名花~蓉。皆入藥用。
3、蓯讀音:旬勇切,音竦,腫韻。釋文:刎~。相入貌。《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刎~。
4、苁釋文:古從字。見《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