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中華語文大辭典
荊荆ㄐ丨ㄥjīnɡ1.植物名。落葉灌木。葉子掌狀分裂,枝條柔韌,可以編筐、籃、籬笆等;果實可以做藥材。2.荊條,古代用作刑杖。[例]負~請罪。3.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例]拙~∣寒~。4.春秋時楚國的別稱。[例]~楚∣~王。5.姓。
荊 -古漢語常用詞典
jīng
①一種落葉灌木,枝條可編筐籃。《兵車行》:“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杞。”②用荊條做的刑杖。《廉頗藺相如列傳》:“肉袒負~,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③荊州,古“九州”之一,在今長江中遊一帶。④春秋戰國時楚國的別稱。《察今》:“~人欲襲宋。”
【荊妻】對人謙稱自己妻子。
【荊室】貧陋的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