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中華語文大辭典
菵菵ㄨㄤˇwǎnɡ1.古書上指一種似小麥而小的草,生長在水田中,米可食。2.古書上指一種有毒的草,其上露觸之,肉即潰爛。
菵-中華大字典
1、菵讀音:文兩切,音网,養韻。釋文:草名。《爾雅翼》:~米可爲飯。生水田中。苗子似小麥而小。四月熟。久食不飢。爾雅所謂皇守田也。
2、羫讀音:音冈,養韻。釋文:艸名。見《篇海》。
〔按本草綱目有~草。集韻有䒽無~。廣韻有菵無䒽、~。宜依廣韻。詳菵字〕。
3、羫讀音:無往切,養韻。釋文:藥名。《一切經音義》:~藥正言莽草。有毒。出幽州。人或擣和食置水中。魚皆死浮出。取食之無妨也。
〔按本艸綱目。莽草、一名䒽草。又名芒草。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或卽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