欝-漢語大字典
欝
同“鬱”。《廣韻·物韻》:“欝”,同“鬱”。《風俗通·祀典》:“《黄帝書》:上古之時,有荼與欝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太平廣記》卷五十引《傳奇》:“(裴)航接飲之,真玉液也,但覺異香氤欝,透於户外。”
欝-中華大字典
1、欝釋文:
❶~壘。神名。《風俗通》:黃帝時、有神荼~壘兄弟二人。在度索山桃樹下。簡閱百鬼。
❷俗鬱字。見《廣韻》。
2、鬱讀音:紆物切,音罻,物韻。〔俗作欝〕。釋文:
❶木叢生者。見《說文林部》。《段注》:秦風。~彼北林。鄭司農注攷工記曰。惌讀如宛彼北林之宛。菀柳傳曰。菀、茂林也。惌、菀、皆卽~字。
❷盛貌。《文選木華賦》:~沏迭而隆穨。
❸棣屬。《詩七月》:六月食~及薁。《陸璣詩疏》:樹高五六尺。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按史記司馬相如傳。隱夫~棣。注。~、車下李也〕。
❹聚也。《漢書揚雄傳》:~栘楊。
❺積也。《漢書路溫舒傳》:忠良切言。皆~於胷。
❻滯也。《左昭二十九年傳》:~湮不育。《累言之、義亦同》。
❼塞也。《管子君臣》:~令而不出者。幽其君者也。
〔按中匡篇。~濁困滯。亦訓穢塞〕。
❽化也。《太玄礥》:藏~於泉。
❾氣也。見《爾雅釋言》。
❿幽也。見《廣雅釋器》。
⓫長也。見《方言》。
⓬思也。見《廣雅釋詁》。
〔按方言。~悠。思也。晉宋衞魯之間。謂之~悠〕。
⓬愁也。《楚辭憂苦》:志紆~其難釋。
⓮怨也。《呂覽侈樂》:故樂愈侈而民愈~。
⓯暴怒也。《文選潘岳賦》:~軒翥以餘怒。
〔又〕:怒氣遲留不發也。《文選傅毅賦》:或有宛足~怒。
⓰奔迫也。《素問至眞要大論》:諸氣膹~。
⓱腐臭也。《禮記內則》:鳥皫色而沙鳴~。
⓲炎牖也。《漢書王襃傳》:不苦盛暑之~燠。
⓳不通也。《漢書宣帝紀》:~于大道。
⓴聲不舒揚也。《考工記鳧氏》:鐘弇則~。
㉑~壘。能執鬼之神也。《文選張衡賦》:守以~壘。
〔注〕:風俗通曰。上古時。度朔山。有神荼、~壘、昆弟二人。鬼無道理者。執以飼虎。
㉒~燠。不舒暢也。《素問五常正大論》:其氣~。
㉓~人。官名。見《周禮春官敍官》。
㉔~栖。蟲名。《莊子至樂》:陵舄得~栖。
〔又〕:糞壤也。見《莊子釋文》引《李注》。
㉕~陶。憂思也。《書五子之歌》:~陶乎予心。
〔又〕:喜也。見《爾雅釋詁》。
㉖~伊。不申之貌。《後漢崔寔傳》:智士~伊於下。
㉗~邑。愁貌。《楚辭惜誦》:心~邑余侘傺兮。
〔按~邑亦作~悒。文選司馬遷書。是以獨~悒而誰與語。注。~悒。不通也〕。
㉘~律。煙上貌。《文選郭璞賦》:時~律其如煙。
〔又〕:小聲也。《文選揚雄賦》:雷~律於巖窔兮。
㉙~泱。雲起貌。《後漢李固傳》:比無雨潤而沈陰~泱。
㉚岪~。高貌。《文選司馬相如賦》:其山則盤紆岪~。
㉛沈~。含蓄頓挫也。《金史元德明傳》:五言高古沈~。
㉜烏~。菰心中黑點也。見《廣雅釋草》。
〔按菰、卽今之茭白〕。
㉝~~。茂盛貌。〔文選古詩〕:~~園中柳。
〔又〕:孰洒貌。《莊子庚桑楚》:孰哉~~乎。
〔又〕:佳氣貌。《後漢光武紀》:氣佳哉、~~蔥蔥然。
〔又〕:志不伸也。《漢書韓信傳》:安能~~久居此乎。
㉞水名。《山海經海內東經》:~水出象郡。在今廣西馬平縣境。
㉟州名。漢~林郡地。唐置~州。當今廣西~林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