蘢-中華語文大辭典
蘢茏ㄌㄨㄥˊlónɡ植物名。一年生草本。莖高六十至七十公分。葉互生,呈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夏秋之間開紅紫色或白色的花。也作「馬蓼」。
蘢-漢語大字典
蘢
〔茏〕
《説文》:“蘢,天蘥也。从艸,龍聲。”
(一)lóng 《廣韻》盧紅切,平東來。又力鍾切。東部。
草名。《爾雅·釋草》:“蘢,天蘥。”郭璞注:“未詳。”郝懿行義疏:“此草高大,故名天蘥。”《管子·地員》:“其山之淺,有蘢與斥。”
(二)lǒng 《集韻》魯孔切,上董來。
〔蘢茸〕聚集貌。《集韻·蕫韻》:“蘢,蘢茸,聚皃。”《漢書·司馬相如傳》:“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顔師古注:“蘢茸,聚貌。”
(三)lòng 《正字通》音弄。
草或竹树深处。《正字通·艸部》:“蘢,楚、越謂竹樹深者為蘢。今蜀語云樸梇。”《全唐詩·李華〈寄趙七侍御〉》:“玄猿啼深蘢,白鳥戲葱蒙。”原注:“楚、越謂竹樹深者為蘢。蘢,一作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