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
1、[
蕃薯]fān shǔ
即甘薯。蕃,通“番”。
2、[
蕃蔽]fān bì
屏障。蕃,通“藩”。
3、[
睿蕃]ruì fān
皇室的屏藩。指拱卫皇帝的诸侯王。蕃,通“藩”。
4、[
车蕃]chē fān
见“车轓”。
5、[
逆蕃]nì fān
见“逆藩”。
6、[
蕃将]fān jiāng
古代特指原为吐蕃人的将领。
7、[
边蕃]biān fān
见“边藩”。
8、[
蕃渥]fān wò
丰厚。
9、[
蕃茂]fān mào
1.繁盛。《素问·五常政大论》:“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化蕃茂。”王冰 注:“长气盛,故物大。”清 钱泳《履园丛话·园林·从溪园》:“从溪园 在 法华镇 …… 法华 故多牡丹,为 东吴 之冠,而园中所植尤蕃茂。”郭沫若《苏联游记·七月十七日》:“入市后被导入一座花园,花木蕃茂。”
2.使繁茂。《汉书·王莽传中》:“平治水土,掌名山川,众殖鸟兽,蕃茂草木。”宋 苏轼《地黄》诗:“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10、[
便蕃]biàn fān
亦作“便烦”。亦作“便繁”。频繁;屡次。《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时辈荣之。”《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宋 王禹偁《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11、[
蕃华]fān huá
盛开之花。喻青春。汉 班倢伃《自悼赋》:“歷年岁而悼惧兮,閔蕃华之不滋。”《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12、[
八蕃]bā fān
1.谓八方蛮夷之地。
2.唐代谓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契丹、靺鞨为八蕃。
13、[
养蕃]yǎng fān
畜养繁殖。《周礼·天官·大宰》:“四曰藪牧,养蕃鸟兽。”
14、[
蕃娈]fān luán
昌盛美好貌。
15、[
蕃孰]fān shú
见“蕃熟”。
16、[
蕃客]fān kè
古代对外国商旅的泛称。蕃,通“番”。
17、[
青蕃]qīng fān
生长繁茂的青草。
18、[
膺蕃]yīng fān
李膺、陈蕃 的并称。两人皆 东汉 大臣,反对宦官专政,名望甚高。
19、[
蕃人]fān rén
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番”。
20、[
蕃卫]fān wèi
1.蕃,通“藩”。捍卫。《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唐 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羽仪帝室,蕃卫王畿。”
2.蕃,通“藩”。屏障。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今 凉州 天下之衝要,国家之蕃卫也。”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职司既备,蕃卫如旧。”
21、[
蕃兵]fān bīng
宋 代在边境地区招募少数民族组成的边境守军。蕃,通“番”。
22、[
远蕃]yuǎn fān
见“远藩”。
23、[
守蕃]shǒu fān
同“守藩”。汉 班固《白虎通·崩薨》:“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慟怛,莫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尽悲哀者也。又为天子守蕃,不可顿空也。”汉 焦赣《易林·暌之萃》:“继体守蕃,纵欲废贤,君臣淫游,夏 氏失身。”
24、[
蕃学]fān xué
1.蕃,通“番”。宋 朝所设供外族或异国人读书的学校。《宋史·神宗纪二》:“﹝ 熙寧 八年三月﹞戊戌,知 河州 鲜于师中 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
2.蕃,通“番”。谓 宋 代 西夏国 创建的学校。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元昊 创制 西夏 文字后,又命 野利仁荣 主持建立蕃学(党项 学)……选拔 党项 和 汉 族官僚子弟入学。”
25、[
滋蕃]zī fān
滋生繁育。
26、[
南蕃]nán fān
见“南藩”。
27、[
蕃弱]fān ruò
古代良弓名。
28、[
蕃扞]fān hàn
藩屏;护卫。蕃,通“藩”。
29、[
富蕃]fù fān
富足繁盛。
30、[
六蕃]liù fān
唐 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
31、[
蕃袬]fān yù
犹蕃育。繁殖。《管子·山权数》:“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袬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32、[
孳蕃]zī fān
滋生蕃衍。
33、[
蕃畿]fān jī
古代指最远的地方。蕃,通“藩”。
34、[
蕃熟]fān shú
亦作“蕃孰”。丰稔。谓庄稼成熟而得丰收。
35、[
蕃宣]fān xuān
即藩垣。蕃,通“藩”。宣,通“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宋 曾巩《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宋 陆游《上陈安抚启》:“久以臺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明 宋濂《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于时右丞 李公,实以上之懿亲,总受蕃宣之寄,而兼命参知政事。”
36、[
生蕃]shēng fān
生殖繁衍。
37、[
蕃王]fān wáng
1.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通“藩”。
2.古代对外族或异国首领的泛称。蕃,通“番”。
38、[
蕃植]fān zhí
繁殖。
39、[
启蕃]qǐ fān
谓开拓使繁荣。
40、[
蕃鲜]fān xiān
茂盛而鲜明。
fán
1、[
蕃息]fán xī
滋生;繁殖:万物~。
2、[
蕃衍]fán yǎn
见〖繁衍〗。
3、[
蕃昌]fán chāng
蕃衍昌盛。《左传·闵公元年》:“《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汉 王符《潜夫论·忠贵》:“窃亢龙之极贵者,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唐 韩愈《毛颖传》:“独 中山 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明 刘基《郁离子·螇螰》:“民物蕃昌,蛮夷嚮风。”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然而这一学派,一经 齐 国 稷下 制度的培植,它便立地蕃昌了起来。”
4、[
蕃篱]fán lí
指篱笆,引申为屏障。
5、[
蕃庶]fán shù
1.繁盛;众多。《易·晋》:“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宋 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侥倖恩赏之蕃庶,冀望非常之盛典。”明 方孝孺《与赵伯钦书》:“游乎雄都巨邑者,见宫室之壮丽,车马之蕃庶,人民物产之瑰异变怪。”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承平日久,海宇蕃庶。”
2.滋生;繁衍。《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宋 程大昌《演繁露·秉心塞渊马三千》:“畜牧至末事,亦遂赖此心以之孳息,故马亦蕃庶也。”郭沫若《沸羹集·分与合》:“但在生息--蕃庶了之后,吃饭又成了严重的问题。”
bō
1、[
吐蕃]tǔ bō
中国藏族古代奴隶制政权。7世纪初建立于拉萨。和唐朝联系密切。9世纪中叶崩溃。唐以后,汉文史籍中也有称藏族和藏族地区为吐蕃的。蕃(bō)。
2、[
蕃浑]bō hún
吐谷浑 与 吐蕃。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3、[
蕃荷]bō hé
薄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