蕰-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薀蕰-漢語大字典
蕰
《説文》:“蕰,積也。从艸,温聲。《春秋傳》曰:‘蕰利生孽。’”
(一)yùn 《廣韻》於問切,去問影。又於粉切。諄部。
(1)积聚。《説文·艸部》:“蕰,積也。”《玉篇·艸部》:“蕰,藏也,積也,聚也,蓄也。”《左傳·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蕰年,毋壅利。”杜預注:“蕰積年穀,而不分災。”
(2)茂盛。《廣雅·釋詁二》:“蕰,盛也。”王念孫疏證:“蕰者,《方言》:‘藴,晠也。’注云:‘藴藹,茂貌。’藴與蕰同。”
(3)习。《廣韻·問韻》:“蕰,習也。”
(二)wēn 《廣韻》烏渾切,平魂影。諄部。
水草名。《廣韻·魂韻》:“蕰,蕰藻,節中生葉。”《左傳·隱公三年》:“蘋蘩蕰藻之菜。”《宋書·謝靈運傳》:“水草則萍藻蕰菼,雚蒲芹蓀,蒹菰蘋蘩,蕝荇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