悤悤-辞源3
【悤悤】㊀急遽貌。史記一二八 漢 褚少孫補 龜策傳:“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擇。”晉書 王廙傳附 王彪之:“無故忩忩,先自猖蹶。”點校本作“無故悤悤”。㊁明白貌。呂氏春秋 下賢:“悤悤乎其心之堅固也。”注:“悤悤,明貌。”
悤-漢語大字典
悤
《説文》:“悤,多遽悤悤也。从心、囱,囱亦聲。”容庚《金文編》:“悤,从l在心上,示心之多遽悤悤也。《説文》云‘从心’,囱囱當是l之變形。又云‘囱亦聲’,乃由指事而變為形聲矣。”
cōng 《集韻》麤叢切,平東清。東部。
急遽;急速。也作“怱”。《説文·囱部》:“悤,多遽悤悤也。”《正字通·心部》:“悤,隸作怱。”《史記·龜策列傳》:“陰陽相錯,悤悤疾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