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
1、[
钩鞶]gōu pán
一种束腰带。
2、[
鞶章]pán zhāng
繁缛华丽的辞章。
3、[
鞶带]pán dài
皮制的大带,为古代官员的服饰。
4、[
鞶帨]pán shuì
1.腰带和佩巾。汉 扬雄《法言·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恶在《老》不《老》也。”李轨 注:“鞶,大带;帨,佩巾也。衣有华藻文绣,书有经传训解也。文绣之衣,分明易察;训解之书,灼然易晓。”清 周亮工《朱静一诗序》:“盖皆先生旧日塞上噢咻诸健士,或有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妇女用的小囊和毛巾。唐 韩愈《吊武侍御所画佛文》:“御史 武君 当年丧其配,歛其遗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则一出而陈之。”清 龚自珍《阙里孙孺人墓志铭》:“若夫才艺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丝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3.比喻雕饰华丽的辞采。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清 龚自珍《写神思铭》:“谓怀古也,曾不朕乎诗书;谓感物也,岂能役乎鞶帨。”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居然流览关河胜,岂是寻常鞶帨词,柳絮因风诗句好,定知传诵徧 滇池。”
5、[
鞶组]pán zǔ
精美的带子。
6、[
鞶缨]pán yīng
古代天子诸侯或显贵者挽马的带饰。
7、[
鞶绣]pán xiù
汉 扬雄《法言·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后以“鞶绣”形容事物绚丽、华美。
8、[
衿鞶]jīn pán
古代男女系于衣带上用于佩饰的小囊。
9、[
鞶裂]pán liè
鞶囊的边饰。《礼记·内则》“男鞶革,女鞶丝”汉 郑玄 注:“鞶,小囊……有饰缘之,则是鞶裂与?”孔颖达 疏:“言男女鞶囊之外,更有繒帛之物饰而缘之,则是《春秋·桓二年》所称鞶裂者与……按传作鞶厉。郑 此注云:鞶裂、厉裂义同也,祇谓鞶囊裂帛为之饰。”
10、[
鞶鉴]pán jiàn
1.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 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鑑予之。”杜预 注:“鞶,带而以镜为饰也,今西方 羌胡 犹然。古之遗服。”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佩以琼琚,带以鞶鑑。”
2.引申为明显。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及 崔 胡 补缀,总称《百官》,指事配位,鞶鑑可徵。”詹鍈 义证:“范 注:‘鞶鑑有徵,犹言明而有徵。’‘鞶带’,束衣的革带。《斟詮》:‘古亦书箴词於其上,以为鑑戒。’”
11、[
鞶囊]pán náng
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
2.革制的囊。古代职官用以盛印绶。
12、[
鞶厉]pán lì
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杜预 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汉 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晋 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鞶裂”。
13、[
帨鞶]shuì pán
佩巾与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