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ú
1、[
罗襦]luó rú
1.绸制短衣。
2.细密的网。
2、[
襦带]rú dài
衬里小袄的带子。
3、[
裆襦]dāng rú
唐 代妇女穿的一种类似裲裆的外袍。
4、[
襦袄]rú ǎo
古代妇女日常所穿的短上衣。
5、[
襦领]rú lǐng
衬里短衣的领子。
6、[
襦袖]rú xiù
亦作“襦褏”。襦袄袖子。
7、[
霞襦]xiá rú
绸袄。
8、[
襦裙]rú qún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是 宋 代妇女通常的衣着。亦泛指衣服。
9、[
衷襦]zhōng rú
衬在里面的短衣。
10、[
布襦]bù rú
布制的短衣。《北史·萧宝夤传》:“﹝ 宝夤 ﹞脱本衣服,著乌布襦,腰繫千许钱,潜赴 江 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勛 解甲服布襦而遁,收散卒才及三千人。”胡三省 注:“襦,短衣也。”
11、[
长襦]cháng rú
较长之短衣。襦,短衣。
12、[
珠襦]zhū rú
1.贯珠为饰的短衣,古代帝、后所服。
2.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
13、[
襦衣]rú yī
短衣;短袄。亦泛指衣服。
14、[
襜襦]chān rú
内衣,汗衣。
15、[
裙襦]qún rú
1.裙子与短袄。
2.借指妇女。
16、[
朱襦]zhū rú
红色短袄。为古代大射之服。
17、[
豹襦]bào rú
豹皮做的短衣。
18、[
褉襦]xiè rú
短袄。
19、[
小襦]xiǎo rú
短衣。
20、[
襦褏]rú xiù
见“襦袖”。
21、[
腰襦]yāo rú
齐腰的袄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旧唐书·东夷传·倭国》:“妇人衣纯色裙,长腰襦,束髮於后。”
22、[
复襦]fù rú
絮有絮绵的短袄。
23、[
襦袍]rú páo
衬里袍子。
24、[
襦缊]rú wēn
粗麻短袄。
25、[
襦帼]rú guó
妇女的襦袄和首饰。
26、[
无襦]wú rú
没有短袄。谓衣服单薄。《后汉书·廉范传》:“﹝百姓﹞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晋书·刘弘传》:“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27、[
襦袴謡]rú kù yáo
同“襦裤歌”。唐 白居易《河北榷盐使检校刑部郎中裴弘泰可权知贝州刺史依前榷盐使制》:“今予命尔,煦而飫之;襦袴之謡,佇入吾耳。”
28、[
袴襦歌]kù rú gē
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宋 杨万里《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诗:“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但无田里嘆,不必袴襦歌。”宋 王禹偁《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诗之一:“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袴襦歌。”参见“袴襦”。
29、[
合欢襦]hé huān rú
绣有对称图案花纹的短衣,服于单衫之外。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30、[
连理襦]lián lǐ rú
绣有连理枝的短上衣。
31、[
襦褲讴]rú kù ōu
1.同"襦袴歌"。
32、[
绮襦纨袴]qǐ rú wán kù
见“綺襦紈絝”。
33、[
一襦五袴]yī rú wǔ kù
地方官吏治理有方而得百姓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