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ān
1、[
觇听]chān tīng
窥看偷听。
2、[
觇标]chān biāo
一种测量标志,标架有几米到几十米高,用木料或金属制成,通常架设在被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也可在这里对其他地点进行观测。
3、[
觇视]chān shì
亦作“覘眎”。窥视,探看。《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 角 等窃入京师,覘视朝政。”《南齐书·王思远传》:“衣服牀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輒使人先密覘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宋 程大昌《演繁露·廉察》:“因閲《汉·高帝纪》詔:‘廉问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论之。’颜氏 曰:‘廉字本作覝,其音同。’乃知廉之为察,本覝字也,有覘眎之义。”《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鲍国 遣使往 欒氏 覘视,回报:‘欒 高 二位大夫,皆解衣去冠,蹲踞而赛饮。’”清 许旭《闽中纪略》:“﹝ 耿王 ﹞屡使人杂在匠役中,密来覘眎。”
4、[
觇知]chān zhī
暗中了解。
5、[
觇逻]chān luó
视察巡逻。
6、[
窥觇]kuī chān
1.暗中察看;探察。
2.觊觎。
7、[
觇望]chān wàng
窥视,观望。
8、[
觇报]chān bào
察访报告。《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 刘晏 ﹞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覘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9、[
观觇]guān chān
察看。
10、[
觇探]chān tàn
窥察探听。
11、[
觇察]chān chá
暗中侦察。
12、[
觇国]chān guó
1.观察国情。《礼记·檀弓下》:“孔子 闻之曰:‘善哉!覘国乎?’”康有为《官制原理篇》:“古者只有聘问,只有主客之司,而今则竞争更炽,小则通商争利,大则覘国思啟,更为重大之司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一》:“覘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製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
2.谓窥伺帝位。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当是时,上密报 鲁公,则已有覘国之意矣。”
13、[
伺觇]sì chān
伺察;窥探。
14、[
觇矕]chān mǎn
犹窥视。
15、[
觇眺]chān tiào
窥看远望。
16、[
觇候]chān hòu
窥视;侦察。
17、[
觇览]chān lǎn
察看观览。
18、[
密觇]mì chān
暗中窥探。
19、[
觇决]chān jué
预测断决。清 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以时文覘决他人科第得失、迟早、利不利,能预订其年月,十不失一。”
20、[
侦觇]zhēn chān
窥探。
21、[
觇覩]chān dǔ
犹觇视。《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问年犹少於仁明,语地幸依於险阻,有何覘覩,便误英聪。”
22、[
觇窥]chān kuī
暗中察看。
23、[
觇侦]chān zhēn
暗中侦察。《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高丽 即时觉之,然不敢出,但於城内鼓譟。至来日午时,方渐出外,四远覘侦,犹疑 隋 军诈之。”
24、[
觇人]chān rén
探子。
25、[
觇伺]chān sì
窥察侦伺。
26、[
觇觎]chān yú
犹觊觎。
27、[
觇觑]chān qù
窥视。清 陈仁《纲鉴会纂·秦二世纪甲午三年八月》:“而不知天下之大可畏伏於 大泽 之卒,隐於 鉅鹿 之盗,而其睥睨覘覷者已满於 江 之西,山 之东也。”
28、[
觇见]chān jiàn
暗中察看。《隋书·杨义臣传》:“钟葵 覘见 义臣 兵少,悉众拒之。”《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敬则 恐内人覘见,以刀环塞窐孔,呼门甚急,门开而入。”
29、[
觇行]chān xíng
巡视。
30、[
参觇]cān chān
仔细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