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1、[
觊觎]jì yú
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祖国神圣领土,岂容列强~。
2、[
觊豁]jì huō
希望达到。
3、[
窥觊]kuī jì
1.犹觊觎。谓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宋书·袁顗传》:“而羣小构慝,妄生窥覬。”宋 欧阳修《论水灾疏》:“后唐 明宗 储嗣不早定,而 秦王 从荣 后以举兵窥覬,陷於大祸,后唐 遂乱。此前世之事也。”《明史·景王载圳传》:“载圳 年少,左右怀窥覬,语渐闻,中外颇有异论。”
2.闚覬:窥伺希冀。《后汉书·袁绍传》:“臣爵为通侯,位二千石。殊恩厚德,臣既叨之,岂敢闚覬重礼,以希彤弓玈矢之命哉?”
4、[
幸觊]xìng jì
犹觊觎。
5、[
觊幸]jì xìng
希图侥幸。《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汉 郑玄 笺:“无三年之恩於其父母而废其丧礼,故覬幸一见素冠。”《北史·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螘聚,杨谅 之愚鄙,羣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每虑及此,肝胆摧落,是以不胜犬马之情,子私其父,日夜覬幸。”
6、[
觊心]jì xīn
非分之想。
7、[
还觊]hái jì
谓企图还归。
8、[
贪觊]tān jì
非分的希求。《后汉书·卢芳传》:“臣非敢有所贪覬,期於奉承宗庙,兴立社稷,是以久僭号位,十有餘年,罪宜万死。”李贤 注:“覬,望也。”
9、[
觊慕]jì mù
企望羡慕。
10、[
僥觊]jiǎo jì
非分希冀。徼,通"侥"。
11、[
侥觊]yáo jì
侥幸觊觎。谓以侥幸的心理追求得到某种利益。
12、[
觊望]jì wàng
希图,企望。
13、[
徼觊]jiǎo jì
非分希冀。徼,通“侥”。
14、[
希觊]xī jì
谓妄想。
15、[
觊欲]jì yù
企图。《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昭帝 时,胥 见上年少无子,有覬欲心。”《汉书·匈奴传下》:“自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以絶臣下之覬欲也。”
16、[
觊利]jì lì
企求利益。
17、[
晞觊]xī jì
犹觊觎。晞,通“希”。宋 苏辙《颍滨遗老传下》:“盖自 熙寧 以来,小人执柄二十年矣,建立党与,布满中外。一旦失势,晞覬者多,是以创造语言,动摇贵近,脇之以祸,诱之以利,何所不至。”
18、[
觊夺]jì duó
希图攘夺。
19、[
非觊]fēi jì
非分的冀望。多指觊觎、谋夺帝位。
20、[
默觊]mò jì
暗中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