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ōng
1、[
訇棱]hōng léng
见“訇輘”。
2、[
訇轰]hōng hōng
1.象声词。多指雷声。
2.形容声势浩大。
3、[
震訇]zhèn hōng
隆隆的雷声。喻皇帝的言论命令等。
4、[
訇击]hōng jī
冲击。
5、[
訇輘]hōng líng
亦作“訇稜”。象声词。形容车声、雷声、炮声等巨响。
6、[
訇豗]hōng huī
形容波涛撞击之声。
7、[
轰訇]hōng hōng
亦作“轰哄”。形容巨大而嘈杂的声音。
8、[
訇豁]hōng huō
轰隆哗剌。
9、[
锵訇]qiāng hōng
形容声音清越洪亮。
10、[
軯訇]pēng hōng
亦作“軯鍧”。形容声音巨大。
11、[
砰訇]pēng hōng
1.象声词。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鳬,沸卉砰訇。”吕延济 注:“砰訇,鸟奋迅声。”
2.象声词。迅雷声。晋 顾恺之《雷电赋》:“夫其声无定响,光不恒照,砰訇轮转,倏闪罗曜。”唐 李白《梁甫吟》:“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玉女多。”闻一多《李白之死》诗:“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
3.象声词。大水声。南朝 陈 沉炯《归魂赋》:“其水则砰訇瀄汩,或宽或疾,击万瀨而相奔。”
4.象声词。狂风暴雨声。清 方文《大孤馆阻雪》诗:“行甫及 孤山,狂颷復砰訇。”清 黄景仁《喜雨》诗:“初响极輣轧,末势犹砰訇。”
5.象声词。金鼓声。清 李瀅《望罗浮歌》:“其间琪花瑶草蔽崖谷,砰訇鉦鼓鸣层巔。”
6.象声词。车马声。清 唐孙华《有客》诗:“浩浩帝城中,车马日砰訇。”
7.象声词。用力敲门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忽听得外面有人打门,砰訇砰訇的打得很重。”
12、[
铿訇]kēng hōng
1.形容声音洪亮。
2.形容文词铿锵有力。
13、[
訇殷]hōng yīn
见“訇磤”。
14、[
訇隐]hōng yǐn
巨大的声响。
15、[
訇礚]hōng kē
1.亦作“訇磕”。形容大声。
2.形容名声极大。
16、[
軿訇]píng hōng
声响盛大貌。
17、[
訇咚]hōng dōng
象声词。巨响声。
18、[
雷訇]léi hōng
隆隆的雷声。比喻巨大的声响。
19、[
訇磕]hōng kē
见“訇礚”。
20、[
訇哮]hōng xiào
形容疾风迅雷轰鸣怒号。
21、[
訇磤]hōng yīn
亦作“訇殷”。大声。
22、[
匉訇]pēng hōng
象声词。形容大声。清 吴廷桢《观潮》诗:“惊涛荡潏天低昂,乱石匉訇山破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符老爷 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匉訇一声,桌上的东西翻了个满地。”《痛史》第三回:“只见半空中碗大的一个透红弹子,向城上飞来,恰打在一个城垜上,匉訇一声,城垜已倒。”参见“砰訇”。
23、[
隐訇]yǐn hōng
轰然大声貌。
24、[
殷訇]yīn hōng
犹轰响。形容大声。
25、[
大阿訇]dà ā hōng
学识较高的宗教教育人员、学者。
26、[
訇然中开]hōng rán zhōng kāi
形容大声。
27、[
砰砰訇訇]pēng pēng hōng hōng
象声词。形容敲打、撞击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两三四个木匠,还在那里砰砰訇訇的做工。”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他开场讲的几句,那声音便像撞起那自由鐘来,砰砰訇訇把满座的人都吓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