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1、[
诎强]qū qiáng
谓使强敌屈服。
2、[
诎折]qū shé
1.屈曲。
2.压抑。
3、[
诎指]qū zhǐ
1.降低身分,屈己下人。
2.弯着指头计算。
4、[
支诎]zhī qū
见“支左詘右”。
5、[
诎柔]qū róu
屈曲柔弱。
6、[
诎意]qū yì
违背本意而妥协迁就。
7、[
议诎]yì qū
谓理屈词穷。詘,通“屈”。
8、[
避诎]bì qū
避忌。
9、[
诎法]qū fǎ
谓放宽刑法。
10、[
诎曲]qū qǔ
屈曲。
11、[
诎申]qū shēn
1.弯曲和伸展。
2.喻控制和纵放。
12、[
贬诎]biǎn qū
贬退,罢黜。詘,通“黜”。
13、[
诎奸]qū jiān
黜退奸佞。
14、[
讥诎]jī qū
讥讽贬斥。
15、[
撙诎]zǔn qū
节制;谦逊。
16、[
诎志]qū zhì
谓曲意迁就。
17、[
诎容]qū róng
屈辱容忍。
18、[
俛诎]fǔ qū
委屈;冤屈。
19、[
诎胜]qū shèng
即屈胜梯。古代守城战具。
20、[
诎免]qū miǎn
1.谓谦卑退让,屈己下人。汉 刘向《说苑·敬慎》:“所亡之地,弗求而自为来,尊宠不武而得之。可谓能詘免变化以致之。”向宗鲁 校证引 卢文弨 曰:“免,疑‘俛’。”
2.贬斥罢免。《晋书·何曾传》:“在官积年,惠泽不加於人。然於考课之限,罪亦不至詘免。”
21、[
诎服]qū fú
屈服。
22、[
屈诎]qū qū
犹屈服。
23、[
诎彊]qū qiáng
谓使强敌屈服。清 黄遵宪《感怀呈樵野尚书丈即用话别图灵字韵》:“海南巨鱷顽不灵,非人非鬼絶覩聆,詘彊弥隙百无策,罔两铸鼎谁能铭?”钱仲联 笺注:“《战国策》:‘詘敌国。’”
24、[
诎节]qū jié
屈己下人,降心相从。
25、[
诎体]qū tǐ
1.弯曲肢体。谓被绳索枷锁。
2.屈身拜伏。
26、[
诎膝]qū xī
下跪。喻归顺、投降。
27、[
诎身]qū shēn
降低自己的身分;委屈自己。
28、[
取诎]qǔ qū
谓受委屈。
29、[
诎信]qū xìn
1.同“屈伸”。弯曲和伸直。《荀子·乐论》:“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见,耳不自闻也,然而治俯仰、詘信、进退、迟速莫不廉制。”《汉书·王褒传》:“何必偃卬詘信若 彭祖,呴嘘呼吸如 侨松。”颜师古 注:“信读曰伸。”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偃卬屈信者,熊经鸟伸,若五禽之戏也。”泛指行动。明 张居正《徐存斋七十寿序》:“天道无心,詘信皆仁。”
2.指进退、出处随时、势而变化。《管子·戒》:“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詘信,然后能以国寧勿已者,朋 其可乎?”宋 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下:“身所以行道也,道之詘信,係吾身也,岂有身詘而道信者乎?”明 黄淳耀《唐宗鲁先生寿序》:“乃慨然屏去儒业,居物於家,视其时之詘信,而操其奇赢。不十年,竟復其产且加廓焉。”
30、[
沮诎]jǔ qū
收敛。
31、[
受诎]shòu qū
捕获力竭的(野兽)。
32、[
诎辱]qū rǔ
委屈和耻辱。
33、[
摭诎]zhí qū
犹言断章取义,加以歪曲。
34、[
隐诎]yǐn qū
冤屈。詘,通“屈”。
35、[
挫诎]cuò qū
摧挫贬黜。
36、[
胁诎]xié qū
迫使屈服。
37、[
诎人]qū rén
谓使人屈服。
38、[
诎乏]qū fá
困乏。语本《汉书·扬雄传下》:“展民之所詘,振民之所乏”。
39、[
诎道]qū dào
谓某种主张无法实行。汉 扬雄《法言·寡见》:“如贤人谋之美也,詘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也,詘道而从人。”元 房皞《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詘道詘身俱是辱,爱诗爱酒总名仙。”
40、[
充诎]chōng qū
亦作“充倔”。得意忘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