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1、[
晕厥]yūn jué
昏倒;昏眩,暂时失去知觉。
2、[
突厥]tū jué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叶,开始强盛起来,并吞了邻近的部落。西魏时建立政权。隋开皇二年(582)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7世纪中叶,先后被唐所灭。
3、[
惊厥]jīng jué
1.指一种症状。表现为肌肉抽动、眼球上翻、神志不清甚至暂停呼吸。见于癫痫、脑肿瘤等。
2.因遇到意外刺激而晕过去。
4、[
昏厥]hūn jué
因脑部短暂缺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大出血、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也叫晕厥(yūnjué)。
5、[
痰厥]tán jué
中医病症名。指因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6、[
大厥]dà jué
属“中风”的病症。指中风卒倒,昏迷不醒的证候,与“厥证”昏倒不久即行复苏的症状有别。
7、[
热厥]rè jué
中医病名。因受邪热,阻碍阳气流通,而使手足逆冷的病。
8、[
发厥]fā jué
昏厥,失去知觉。
9、[
暑厥]shǔ jué
中暑患者出现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10、[
痿厥]wěi jué
痿弱气逆。
11、[
厥昭]jué zhāo
虫名。即蟩蛁,蜻蛉虫的别称。
12、[
厥冷]jué lěng
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厥证、疝等病症。参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13、[
贻厥]yí jué
1.指留传;遗留。语出《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貽厥子孙。”孔传:“貽,遗也。言仁及后世。”《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明王廷相《慎言·保傅》:“立国规模,其大节不纯如此,貽厥后昆浅矣。”
2.特指传位。
3.指子孙;后嗣。
14、[
痹厥]bì jué
肢体疼痛麻木之病。
15、[
痫厥]xián jué
因癫痫发作而昏厥。
16、[
冷厥]lěng jué
犹昏厥。
17、[
煎厥]jiān jué
发高烧而昏厥。
18、[
哕厥]yuě jué
唐 代武官佩戴物之一。
19、[
暴厥]bào jué
突然昏厥。
20、[
末厥]mò jué
宋 时俗语。谓卑劣,卑贱。
21、[
肝厥]gān jué
病名。病发时状如癫痫。
22、[
愤厥]fèn jué
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
23、[
瞀厥]mào jué
昏厥;晕厥。
24、[
厥貉]jué mò
春秋 地名。在今 河南省 项城县 西南。《春秋·文公十年》:“冬,狄 侵 宋,楚子、蔡侯 次於 厥貉。”《公羊传》作“屈貉”。参阅《春秋传说汇纂》。
25、[
刁厥]diāo jué
见“刁天决地”。
26、[
薄厥]báo jué
病证名。厥证之一。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发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27、[
厥象]jué xiàng
失去知觉,不省人事。
28、[
厥症]jué zhèng
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时苏醒的病症。
29、[
厥明]jué míng
明日。
30、[
播厥]bō jué
播种。
31、[
歼厥]jiān jué
一种不好的行为。
32、[
蛔厥]huí jué
亦作“蚘厥”。蛔虫病。
33、[
厥德]jué dé
厥:古同“撅”,掘。德: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道德,品行。引申为修养道德,品行。
34、[
尸厥]shī jué
见“尸蹷”。
35、[
杜厥]dù jué
犹杜绝。
36、[
厥阴]jué yīn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阅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7、[
清厥]qīng jué
病状名,指清冷气逆;足逆冷。
38、[
气厥]qì jué
失去知觉,呈昏迷状态。
39、[
寒厥]hán jué
中医病名。因阳虚阴盛而引起。症见四肢厥冷,严重的至于昏迷失去知觉。
40、[
木厥]mù jué
宋 元 俗语。倔强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