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
1、[
慎重]shèn zhòng
谨慎认真:~处理。态度~。
2、[
谨慎]jǐn shèn
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小心~。
3、[
不慎]bù shèn
不小心。
4、[
慎言]shèn yán
出言谨慎。
5、[
谨言慎行]jǐn yán shèn xíng
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6、[
慎言慎行]shèn yán shèn xíng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7、[
审慎]shěn shèn
周密而谨慎:~地考虑。
8、[
慎独]shèn dú
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9、[
慎密]shèn mì
细致周到。
10、[
肃慎]sù shèn
亦作“肃眘”。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 以后的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北发 渠搜,氐羌 徠服。”颜师古 注:“《周书》序云:‘成王 既伐东夷,肃眘 来贺。’即谓此。”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之享;丕单 武 烈,聿来 肃慎 之庭。”参阅《文献通考·四裔四》。
11、[
失慎]shī shèn
1.疏忽;不谨慎:行动~。
2.指失火。
12、[
息慎]xī shèn
1.古代我国东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即 肃慎。《竹书纪年》卷上:“二十五年,息慎 氏来朝,贡弓矢。”《史记·五帝本纪》:“北 山戎、发、息慎、东 长、岛夷。”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息慎,或谓之 肃慎,东北夷。”
2.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名。八陵之一。《尔雅·释地》:“南陵 息慎。”
13、[
省慎]shěng shèn
小心审察;谨慎反省。
14、[
勤慎]qín shèn
勤勉谨慎。
15、[
慎审]shèn shěn
仔细审察。
16、[
矜慎]jīn shèn
谨严慎重。唐 薛逢《送沉单作尉江都》诗:“少年作尉须矜慎,莫向楼前坠马鞭。”《明史·虞谦传》:“帝方矜慎刑狱,谦 等亦悉心奏当。”梁启超《雷庵行》:“文章一出惊海内,立言矜慎恒踌躇。”
17、[
慎虑]shèn lǜ
谨慎思虑。
18、[
慎散]shèn sàn
谓用财得当。
19、[
慎交]shèn jiāo
交友审慎。
20、[
惇慎]dūn shèn
敦厚诚信。
21、[
温慎]wēn shèn
温和谨慎。
22、[
慎徽]shèn huī
恭谨宣美。
23、[
慎护]shèn hù
认真护养。
24、[
清慎]qīng shèn
清廉谨慎。《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誉著闻,歷位宰牧。”唐 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 鲁山 吏,清慎各自持。”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盖 文正公 以清慎训诸子,而公亦恬於进取也。”《明史·忠义传五·高斗垣》:“﹝ 高斗垣 ﹞为人孤鯁,以清慎得名。”清 刘大櫆《送倪司城序》:“倪君 清慎自持,奉公勤民之术,不足为 倪君 告。”
25、[
端慎]duān shèn
庄重谨慎。
26、[
笃慎]dǔ shèn
厚重谨慎。
27、[
慎入]shèn rù
指不要进入或谨慎进入。
28、[
慎柬]shèn jiǎn
谨慎挑选。
29、[
慎将]shèn jiāng
谨慎为将。亦指谨慎为将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厌次侯 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 留。”颜师古 注:“以谨慎为将也。”《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说,慎将为 楚 汉 时官号,犹 明 之参将。见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
30、[
慎简]shèn jiǎn
谨慎简选。
31、[
司慎]sī shèn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不敬者之神。司,通“伺”。详“司盟”。
32、[
慎恪]shèn kè
谨慎恭敬。
33、[
慎口]shèn kǒu
谨慎于言辞。
34、[
毖慎]bì shèn
谨慎。
35、[
冲慎]chōng shèn
谦虚谨慎。
36、[
朴慎]pǔ shèn
朴实谨慎。
37、[
慎毖]shèn bì
谨慎。
38、[
慎肃]shèn sù
谨慎严肃。
39、[
介慎]jiè shèn
耿直谨慎。
40、[
慎比]shèn bǐ
谓顺从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