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
1、[
諐囚]qiān qiú
治罪拘押。
2、[
諐佚]qiān yì
谓踰越礼仪之处。
3、[
负諐]fù qiān
见“负愆”。
4、[
諐鄙]qiān bǐ
卑鄙罪恶之事。
5、[
諐仪]qiān yí
越礼,违失礼仪。
6、[
諐忤]qiān wǔ
错误,失误。
7、[
諐咎]qiān jiù
过错。
8、[
贻諐]yí qiān
亦作“貽愆”。犯下过失。
9、[
省諐]shěng qiān
见“省愆”。
10、[
諐尤]qiān yóu
过失;罪过。
11、[
不諐]bù qiān
同“不愆”。《礼记·缁衣》:“诗曰:‘淑慎尔止,不諐于仪。’”郑玄 注:“諐,过也。言善慎女之容止,不可过於礼之威仪也。”《诗·大雅·抑》作“不愆”。
12、[
諐则]qiān zé
越轨。
13、[
諐失]qiān shī
过失。
14、[
过諐]guò qiān
见“过愆”。
15、[
求諐]qiú qiān
见“求愆”。
16、[
諐阳]qiān yáng
阳气过盛。指酷热或亢旱。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唐 张九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六月徂暑,四郊諐阳。”一本作“愆阳”。
17、[
諐殃]qiān yāng
过咎;过错。
18、[
諐耗]qiān hào
损耗。《梁书·武帝纪下》:“凡厥諐耗逋负,起今七年十一月九日昧爽以前,在民间无问多少,言上尚书督所未入者,皆赦除之。”
19、[
諐諐]qiān qiān
直抒己见,从容不迫的样子。諐,通“侃”。
20、[
諐度]qiān dù
违反法度、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