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ēng
1、[
赪柯]chēng kē
亦作“頳柯”。红色的枝条。
2、[
赪怒]chēng nù
因发怒而脸红。
3、[
鲂赪]fáng chēng
同“魴鱼頳尾”。宋 岳珂《百韵诗》:“吏贪无鼠硕,民佚异魴赬。”
4、[
浃赪]jiā chēng
深赤色。
5、[
赪颊]chēng jiá
脸红。 宋 陆游 《杂兴》诗:“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
6、[
赪盘]chēng pán
指太阳。
7、[
赪文]chēng wén
亦作“頳文”。绚丽的花纹。
8、[
赪桐]chēng tóng
落叶灌木。叶大花艳,色红如火,可供观赏。又名贞桐花、百日红、状元红。宋 陆游《思政堂东轩偶题》诗:“唤起十年 闽 岭梦,赬桐花畔见红蕉。”自注:“赬桐,嘉州 谓之百日红。”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海桐》﹝集解﹞引 陈翥《桐谱》:“赬桐,身青,叶圆大而长。高三四尺,便有花成朶而繁,红色如火,为夏秋荣观。”
9、[
赪素]chēng sù
红与白。谓色彩缤纷。
10、[
赪鳞]chēng lín
亦作“頳鳞”。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
11、[
玄赪]xuán chēng
玄衣赤裳,古代的一种礼服。
12、[
赪肩]chēng jiān
肩头因负担重物而发红。
13、[
赪面]chēng miàn
1.古代某些少数民族以赤色涂脸,谓之“赬面”。
2.指赤红色的脸膛。
3.因羞惭而脸红。
14、[
赪壤]chēng rǎng
亦作“頳壤”。红土。古代用以涂饰墙壁。
15、[
赪蟞]chēng biē
传说中一种赤色的鳖。能吐珠,又称珠鳖。
16、[
赪霞]chēng xiá
亦作“頳霞”。红色的云霞。
17、[
赪頩]chēng pīng
因羞怒而变色。
18、[
赪然]chēng rán
亦作“頳然”。羞愧脸红貌。
19、[
赪肤]chēng fū
亦作“頳肤”。指赤色的外皮或表层。
20、[
赪蕊]chēng ruǐ
亦作“頳蕊”。红色的花蕊。
21、[
赪鲤]chēng lǐ
1.赤色鲤鱼。
2.指传说中仙人所骑的神鱼。
22、[
赪杀]chēng shā
古代丧礼用以套尸体下半部的红色袋子。
23、[
赪茎]chēng jīng
指朱草。一种红色的草,古以为祥瑞之物。
24、[
赪卵]chēng luǎn
喻荔枝、柿子一类红色圆形果实。
25、[
赪颜]chēng yán
1.亦作“頳顏”。
2.因羞愧或酒醉而脸红。
26、[
赪玉盘]chēng yù pán
1.赤色的玉盘。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妇女马上笑,颜如赬玉盘。”
2.比喻太阳。 唐 李贺 《春归昌谷》诗:“谁揭赬玉盘,东方发红照。” 叶葱奇 注:“赬玉盘,指太阳。”
27、[
赪虬卵]chēng qiú luǎn
指杮果。
28、[
鲂鱼赪尾]fáng yú chēng wěi
赪:红色。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29、[
面赪颈赤]miàn chēng jǐng chì
脸与头颈泛起红晕。形容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