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
1、[
跋疐]bá dì
见“跋躓”。
2、[
跲疐]jiá dì
倾跌。引申为颠沛困顿。清 钱谦益《文肃王公行状》:“谦益 衰迟白首,惭负师门,追惟二十年餘,登顿跲疐,与党论相终始,痛定思痛,有餘感焉。”
3、[
滞疐]zhì dì
谓阻碍不通。
4、[
忿疐]fèn dì
见“忿懥”。
5、[
疐便]dì biàn
难易。
6、[
疐跋]dì bá
困难。
7、[
疐后跋前]dì hòu bá qián
喻进退两难。语出《诗·豳风·狼跋》:“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孔颖达 疏:“狼進前則躐其胡,却退則跲其尾,是進退有難。”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兩造交鬨,勢極汹汹,我政府疐後跋前,莫知所適。”
zhì
1、[
跋前疐后]bá qián zhì hòu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意思是说狼向前进就踩着它的胡(下巴下面下垂的肉),往后退就被尾巴绊倒。后用“跋前疐后”比喻进退两难。疐(zhì):跌倒。
2、[
跋胡疐尾]bá hú zhì wěi
比喻进退两难。
3、[
前跋后疐]qián bá hòu zhì
比喻进退两难。
4、[
进退跋疐]jìn tuì bá zhì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5、[
流离颠疐]liú lí diān zhì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