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1、[
踯躅]zhí zhú
徘徊不前。躅(zhú)。
2、[
尘躅]chén zhú
踪迹。
3、[
迥躅]jiǒng zhú
亦作“逈躅”。指高卓的行迹。
4、[
逸躅]yì zhú
1.犹捷足。
2.逸迹;遗踪。
5、[
跼躅]jú zhú
徘徊不前。《史记·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蠆之致螫;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马之安步。”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跼,一作‘蹢’也。”按,蹢,同“躑”。
6、[
风躅]fēng zhú
是谓风范和德行。
7、[
躅踯]zhú zhí
徘徊。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其人并留絛繫羊,语 王 曰:‘羊稍躅躑,谨固勿失。’遂携钱之邑。及归,过 王,惟絛存焉。”清 陈梦雷《华严岭》诗:“僕马俱已疲,停鞍聊躅躑。”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拖辫髮,著胡服,躅躑而行於 伦敦 之市。”
8、[
銮躅]luán zhú
銮驾行迹。借指銮驾。
9、[
躅天]zhú tiān
犹滔天。
10、[
盛躅]shèng zhú
犹盛迹。指盛大的功业。
11、[
游躅]yóu zhú
犹游踪。
12、[
轨躅]guǐ zhú
1.车轮辗过之痕迹。
2.喻法则,规范。
3.指旧轨故迹。
13、[
蹢躅]zhí zhú
同“踯躅”。
14、[
幽躅]yōu zhú
犹言独自徘徊。
15、[
追躅]zhuī zhú
追踪,效法。
16、[
躅躅]zhú zhú
行走貌。
17、[
躅足]zhú zú
犹跺脚。
18、[
踬躅]zhì zhú
踯躅,徘徊。
19、[
懿躅]yì zhú
美好的业迹。唐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大中 中,潁川 陈蔚、江夏 黄楷、长沙 欧阳碣 兼愚慕三贤之懿躅,葺斋于 东峯 十年。”《旧唐书·杜佑传》:“宣力济时,为臣之懿躅;辞荣告老,行己之高风。”
20、[
躅路]zhú lù
道路。
21、[
躅蹐]zhú jí
小步行走。引申为戒慎小心。
22、[
雅躅]yǎ zhú
高雅的行迹。
23、[
跳躅]tiào zhú
上下腾跳。
24、[
風躅]fēng zhú
谓风范和德行。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人虽殁,风躅具存。勒名泉户,作范闺门。”
25、[
躅陆]zhú lù
顿足跳跃貌。
26、[
远躅]yuǎn zhú
犹远游。
27、[
芳躅]fāng zhú
指前贤的踪迹。
28、[
往躅]wǎng zhú
犹陈迹。
29、[
继躅]jì zhú
犹继武。
30、[
踵躅]zhǒng zhú
犹踵迹。
31、[
前躅]qián zhú
前人的遗范。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钦 仲舒 之睟容,遵缝掖於前躅。”唐 刘禹锡《登司马错故城》诗:“登临值萧辰,周览壮前躅。”清 龚自珍《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曰承前躅之养痈兮,丁南 赣 之多盗。”
32、[
余躅]yú zhú
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33、[
束躅]shù zhú
谓频频地踏地。
34、[
蹭躅]cèng zhú
犹踯躅。
35、[
躅蹢]zhú dí
徘徊不前。引申为觊觎、窥伺。
36、[
仪躅]yí zhú
轨迹,法度。
37、[
局躅]jú zhú
徘徊不前。
38、[
高躅大年]gāo zhú dà nián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39、[
流风遗躅]liú fēng yí zhú
流风:遗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和陈迹。
40、[
踟躅不前]chí zhú bù qián
同“踟蹰不前”就是犹豫不决,在原地徘徊不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