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中華語文大辭典
踱ㄉㄨㄛˋduòㄉㄨㄛˊduó慢步走動。[例]~步︱信步~出門外。
踱-中華大字典
1、踱讀音:徒落切,音鐸,藥韻。釋文:
❶跣足蹋地。見《廣韻》。
❷跮~。乍前乍卻也。見《玉篇》。〔俗以緩步爲~。如云~來~去〕。
2、踱讀音:勅略切,音踔,藥韻。釋文:躇或字。《集韻》:躇。超遽也。春秋傳。躇階而走。或作~。
3、敲讀音:達各切,音鐸,藥韻。釋文:踱或字。《集韻》:踱。跣足。一曰。乍前乍卻。或从㡯。
4、宦讀音:敕略切,音踱,藥韻。釋文:行涉也。見《篇韻》。
5、躇讀音:陳如切,音除,魚韻。釋文:
❶踐踏之貌。《列子天瑞》:若~步跐踏。
❷躊~。猶豫也。見《廣雅釋訓》。
〔又〕:徘徊也。《後漢張衡傳》:拓若華而躊~。
〔又〕:猶蹢躅也。《後漢馮衍傳》:淹躊~而不去。
〔又〕:從容也。《莊子外物》:聖人躊~以興事。
❸~跱。躊~竦跱也。《文選嵆康賦》:優遊~跱。
6、躇讀音:文呂切,音宁,語韻。釋文:躊~。進退皃。《楚辭九辯》:蹇淹畱而躊~。
7、躇讀音:遲據切,音箸,御韻。釋文:
❶躊~。住足也。《漢書李夫人傳》:哀裴回以躊~。
❷不進皃。見《集韻》。
8、躇讀音:敕略切,音辵,藥韻。釋文:超遽也。《公羊宣六年傳》:~階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