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ò
1、[
被迫]bèi pò
受外界迫使。
2、[
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3、[
压迫]yā pò
1.用权力或势力强制别人服从:~人。反抗~。
2.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肿瘤~神经而引起疼痛。
4、[
急迫]jí pò
马上需要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情况~。~的任务。
5、[
迫切]pò qiè
需要到难以等待的程度;十分急切:经济发展~要求加强道德建设。他回国创业的心情越来越~了。
6、[
强迫]qiǎng pò
施加压力使服从:~命令。个人意见不要~别人接受。
7、[
迫害]pò hài
压迫使受害(多指政治性的):遭受~。~致死。
8、[
逼迫]bī pò
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在环境的~下,他开始变得勤奋了。
9、[
迫使]pò shǐ
用强力或压力使(做某事):~对方让步。时间~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
10、[
紧迫]jǐn pò
没有缓冲的余地;急迫:~感。任务~。形势十分~。
11、[
迫于]pò yú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
12、[
窘迫]jiǒng pò
1.非常穷困:生计~。
2.十分为难:处境~。
13、[
胁迫]xié pò
1.威胁逼迫。
2.法律上指当事人故意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或未来可能发生的危害恐吓他人,使他人因恐惧而从事某种民事行为。构成无效民事行为。
14、[
迫降]pò jiàng
逼迫敌人投降。
15、[
迫近]pò jìn
逼近:~年关。~胜利。
16、[
威迫]wēi pò
威逼:~利诱。
17、[
催迫]cuī pò
催逼。
18、[
迫促]pò cù
急迫;紧促。
19、[
煎迫]jiān pò
紧紧逼迫。
20、[
宂迫]rǒng pò
亦作“冗迫”。繁忙;匆忙。
21、[
进迫]jìn pò
向前迫近。
22、[
猝迫]cù pò
急迫。
23、[
迫隘]pò ài
1.狭窄;狭小。
2.迫胁;逼迫。
24、[
迫阨]pò è
1.亦作“迫阸”。胁迫;逼迫。
2.亦作“迫阸”。狭隘;险阻。
25、[
迫拶]pò zā
逼迫;压迫。
26、[
迫烈]pò liè
犹强烈。
27、[
恐迫]kǒng pò
恐吓逼迫。
28、[
迫痛]pò tòng
受逼迫而痛苦不堪。《后汉书·袁安传》:“永平 十三年,楚王 英 谋为逆……是时 英 辞所连及繫者数千人,显宗 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29、[
崩迫]bēng pò
1.迫切。
2.奔忙。
30、[
剽迫]piāo pò
犹轻疾。
31、[
迫阸]pò è
见“迫阨”。
32、[
局迫]jú pò
1.狭隘,狭窄。《后汉书·窦融传》:“当今 西州 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某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
2.窘迫,不自然。清 李霨《初发都门》诗:“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孤臣碧血记》:“马六派 闻语,状甚局迫。屈半膝,復言。”
33、[
遒迫]qiú pò
迫逐。
34、[
迫猝]pò cù
1.亦作“迫卒”。急迫;仓促。
2.窘迫,困顿。
35、[
迫蹙]pò cù
1.逼迫,压迫。汉 桓宽《盐铁论·晁错》:“晁错 变法易常,不用制度,迫蹙宗族,侵削诸侯。”
2.催逼,催促。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僕年志已就衰退……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太平广记》卷三○四引 唐 薛用弱《集异记·张光晟》:“﹝ 张光晟 ﹞忽梦传声云:‘唤 张光晟!’迫蹙甚急,即入一府署,严邃异常。”宋 陆游《跋为子遹书诗卷后》:“子 遹 持疋纸来求録诗期年矣,以乃翁衰疾,不忍迫蹙。”
3.困迫;穷蹙。《旧唐书·穆宁传》:“真卿 迫蹙弃郡,夜渡 河 而南,见 肃宗 於 凤翔。”宋 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譬如奕棋,捨局心而就边角,迫蹙褊小,浸以衰微,何以取胜?”清 刘大櫆《祭顺天府丞余公文》:“以公纯德,老而迫蹙,横被谗诬,竟死於狱……麕麚之侣,犹不容身,谁为谋者,彼独何人?”
36、[
促迫]cù pò
1.狭隘。《隶释·汉西狭颂》:“阨苲促迫,财容车骑。”
2.严急,不宽容;逼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后汉书·郑兴传》:“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迫,故行疾也。”
3.急迫;匆促。汉 焦赣《易林·贲之涣》:“利少囊缩,秖益促迫。”宋 沉俶《谐史》:“国家用法,敛及下户,期会促迫,刑法惨酷。”宋 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诗:“缓带对藜羹,下筋免促迫。”叶圣陶《倪焕之》二五:“天色已经昏黑,晕黄的电灯光照着从缺口间憧憧往来的人影,历乱,促迫,颇呈鬼趣。”
4.催逼,推动。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 始肯留真跡。”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盖一经兵乱,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第四节:“我受着这种进步意见的促迫,实在不应该再有二句话好说。”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义和团 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运动,在各种原因的促迫下,爆发了庚子年战祸。”
37、[
困迫]kùn pò
艰难窘迫。
38、[
迫遽]pò jù
1.迫促;急迫。
2.狭窄,不宽敞。
39、[
迫令]pò lìng
强令。
40、[
迫然]pò rán
1.匆遽貌。
2.附着貌。
pǎi
1、[
迫击炮]pǎi jī pào
一种火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射角通常在45°以上,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