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中華語文大辭典
懷怀ㄏㄨㄞˊhuái1.胸前。[例]嬰兒在媽媽的~裡睡著了。2.心中;胸懷;心意。[例]耿耿於~|寬大為~|正中下~。3.心裡存有。[例]~恨|心~不軌。4.思念。[例]~舊|睹物~人。5.腹中有(孕)。[例]~孕|身~六甲。6.〈書〉安撫。[例]~遠以德。7.姓。
懷-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懷 huái
❶胸前。
《論語·陽貨》:
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
❷揣着,懷抱。
《史記·屈原傳》:
於是~石遂自沈汨羅以死。(汨羅:汨羅江。)
又懷(胎)。
《論衡·奇怪》:
母之~子,猶土之育物也。(猶:如同。)
❸心裏包藏着某種思想感情。
《戰國策·魏策四》:
~怒未發。
引心意,心情,情緒。
《史記·高祖本紀》:
慷慨傷~,泣數行下。(慷慨:意氣激昂。泣:眼淚。)成語有「正中下懷」。
❹包圍。
《尚書·堯典》:
蕩蕩~山襄陵,浩浩滔天。(襄陵:衝上高處。)
❺想念,懷念。
《詩經·周南·卷耳》:
嗟我~人,寘彼周行。
曹操《苦寒行》:
遠行多所~。
❻(人心)歸向。
《尚書·大禹謨》:
黎民~之。(黎民:百姓。)
❼安撫。
賈誼《論積貯疏》:
~敵附遠。(附遠:使遠方歸附。)
[懷柔]用政治手段籠絡人心,使歸附自己。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其~~天下也,猶懼有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