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中華語文大辭典
鏢镖ㄅ丨ㄠbiāo1.一種古代兵器。形似矛頭,一端尖利,可投擲,具殺傷力。[例]飛〜。2.古時指由鏢局替他人護送的行李或財物。[例]保〜∣走〜∣失〜。
鏢 -中国文化史辞典
兵器名,也作“鑣”。形如矛頭,用以遙擲傷人。如清代脫手鏢,有三棱五棱及圓筒等形式,能於四十步以外中敵。清代最通行的鏢長三寸六分,重六兩至七兩。可分為三種:一為帶衣鏢,即於鏢之末端紮紅綠綢二寸許,用以鼓風乘勢,如箭之有羽,紅綠綢名為鏢衣。二為光杆鏢,不帶鏢衣。三為毒藥鏢,用各種毒藥配合,與鏢同煮,或熬成膏而塗於鏢刃,一入人體,即毒發喪命。脫手鏢以十二枝或九枝為一槽,每槽必有一絕手鏢,較他鏢為大,不得已時始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