氊-中華大字典
1、氊釋文:同氈。六書故篆作氈。隸作~。
2、氈讀音:諸延切,音旃,先韻。釋文:
❶撚毛也。見《說文》。《段注》:手部曰。撚者、蹂也。撚毛者、蹂毛成氈也。周禮掌皮曰。共其毳毛爲~。
❷旃也。毛相著旃旃然也。見《釋名釋牀帳》。
❸通作旃。《漢書蘇武傳》:齧雪與旃毛。
3、硑釋文:同氈。見《海篇》。
4、嘖釋文:同氊。見《五音篇海》。
氊-漢語大字典
氊
同“氈”。《篇海類編·身體類·毛部》:“氈,亦作氊。”《齊民要術·養羊》:“凡作氊不須厚大,唯緊薄均調乃佳耳。”《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二》:“漁陽以北,山谷之間,氊車毳幕,羊馬彌漫。”宋王安石《明妃曲》之一:“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氊城莫相憶。”《續通志·氏族略六》:“氊,明氊求,廣西右參議;氊徽,慈利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