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鋤锄-汉语大词典
锄(I)chu
ㄔㄨˊ
〔《广韵》士鱼切,平鱼,崇。〕
1.锄草翻地的农具。
●《国语·齐语》:“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
●唐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益市耕牛,铸镈钐锄斸,以给农之不能自具者。”
●金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之六:“旧日逃亡屋,鎌锄色色新。”
●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潘大临潘大观》:“山谷屡嘱诸甥从之游,相与琢磨,去尽少年之色,须用薰悟之锄,痛以治之。”
2.用锄头铲土锄草。
●《史记·龟策列传》:“耕之耰之,锄之耨之。”
●唐孟郊韩愈《城南联句》:“五方乱风土,百种分锄耕。”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径造城下,俯斸且锄。”
●章炳麟《訄书·禁烟草》:“夫借君相之执,诛锄草茅且不能,则何以为政。”
3.诛灭;清除。
●《史记·酷吏列传》:“出告缗令,锄豪彊并兼之家。”
●唐刘禹锡《鉴药》:“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锄薀结,销蛊慝而归耗气。”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道惟锄奸宄,庶以金善良。”
锄(II)j?
ㄐㄩˇ
〔《广韵》床吕切,上语,崇。〕
见“锄铻”。
锄(III)cha
ㄔㄚˊ
〔《集韵》锄加切,平麻,崇。〕
见“锄牙”。
锄(IV)xu
ㄒㄩˊ
〔《集韵》详余切,平鱼,邪。〕
1.古国名。今河南省滑县有锄城,即其旧址。
●《左传·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锄迁于穷石。”
杜预注:“锄,羿本国名。”
杨伯峻注:“锄,今河南滑县东十五里。”
2.姓。参见“锄麑”。
锄(2)chu
ㄔㄨˊ
〔《广韵》士鱼切,平鱼,崇。〕
“助”的被通假字。
1.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
●《尚书大传》卷五:“耰锄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余子皆入学。”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用锄松土除草。
●《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唐李绅《闻里谣效古歌》:“只锄弟耨妻在机,夜犬不吠开蓬扉。”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六:“你去受训,人家大家给你把苗锄出来,如今秀了一半穗了,你也不锄二遍,草比苗还高。”
3.铲除;消灭。
●《子华子·孔子赠》:“明旌善类,而诛锄丑厉者,法之正也。”
●唐韩愈《原道》:“为之刑,以锄其强梗。”
●明梁辰鱼《浣纱记·死忠》:“锄强楚的英雄凶狠,削荆城的事业功勋。”
●章炳南等《钟万财起家》:“训练自卫军,加紧锄汉奸。”
锄(3)(参见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