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鯊鲨-汉语大词典
鲨shā
ㄕㄚ
同“鲨”。
鲨(2)shā
ㄕㄚ
〔《广韵》所加切,平麻,生。〕
1.吹沙鱼。又名鮀。生活在溪涧的小鱼。
●《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鲿鲨。”
●毛传:“鲨,鮀也。”
高亨注:“鲨,小鱼名,圆而有点文,常张口吹沙。”
●《后汉书·马融传》:“鲂魣鲟鳊,鰋鲤鲿鲨。”
李贤注:“鲨音沙,或作鲨。郭义恭《广志》曰:‘吹沙鱼,大如指,沙中行。’”
●《宋书·谢灵运传》:“鲂鲔鲨鳜,鲿鲤鲻鳣。”
●明李东阳《题鱼》诗:“鲂魣拥卫鳣鲔趋,左引鲨鲦右鳜鲈。”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鲨》:“鲨,小鱼也,产溪涧中,长五寸许,黄白色,有黑斑,鳍大,尾圆,腹鳍能吸附于他物。口广鳃大,常张口吹沙,故又名吹沙鱼,俗称沙鱼为鲨鱼,盖将沙鱼二字误合为一字也。”
2.一种生活在海中的鳃裂位于侧面的板鳃鱼类的通称。又名沙鱼或鲛。种类很多,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鳍干制成鱼翅,是名贵食品,皮可制装饰品或刀鞘。
●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鳞上》:“鲨;虎鲨,头目凹而身有虎文。锯鲨,上唇长三四尺,两傍有齿如锯。狗鲨,头如狗。”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鱼》:“鲨有犁头鲨,剑鲨,斑点鲨,虎鹿锯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