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ī
1、[
闚盗]kuī dào
伺机窃取。《后汉书·儒林传论》:“权彊之臣,息其闚盗之谋,豪俊之夫,屈於鄙生之议者,人诵先王言也,不畏逆顺埶也。”
2、[
闚伺]kuī sì
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晋书·刘琨传》:“是以 勒(石勒)朝夕谋虑,以图臣为计,闚伺间隙,寇抄相寻。”
3、[
闚观]kuī guān
从狭缝中看。谓所见狭小。《易·观》:“闚观,利女贞。”王弼 注:“所见者狭,故曰闚观。”明 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此等若使閭巷小人闻之,尽当责以闚观之见,索以利女之贞,而以 文母、邑姜 为罪人矣,岂不寃甚也哉!”
4、[
闚闪]kuī shǎn
暗中察看。《三国志·魏志·梁习传》“然苛碎无大体”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苛吏传》:“性又少信,每遣大吏出,輒使小吏随覆察之,白日常自於墙壁间闚闪,夜使干廉察诸曹。”
5、[
闚视]kuī shì
探望。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杜宣 ﹞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
6、[
闚看]kuī kàn
暗中察看。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意无是非,讚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闚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
7、[
闚觎]kuī yú
伺隙图谋。《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谋图不轨,闚覦神器,怀大逆心。”《晋书·袁瓌传》:“论者恐大军既西,胡必闚覦,此又似是而非。”《魏书·高闾传》:“苛慝不生,上下无怨,姦巧革虑,闚覦絶心。”
8、[
闚谏]kuī jiàn
察看时机进谏。《初学记》卷十八引 汉 班固《白虎通》:“闚諫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而復前,以礼进退。”
9、[
闚望]kuī wàng
1.窥伺图谋。《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方今英雄棊跱,豺狼闚望,克敌寧乱,非众不济。”《宋书·谢晦传》:“欲冯陵恩幸,闚望国权。”
2.犹探望。《书·费誓》“汝则有大刑”唐 孔颖达 疏:“兵法攻城,筑土为山,以闚望城内,谓之距堙。”宋 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序》:“臣愚虽不足以度越前人之胸臆,闚望先圣之藩篱,至於时有所见,亦各言尔志之义。”
10、[
闚度]kuī dù
窥伺揣度。《后汉书·刘玄传》:“唯名与器,圣人所重。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採珠,海内望此,有以闚度 汉 祚。”
11、[
闚园]kuī yuán
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日闚园乎?’”
12、[
闚边]kuī biān
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魏书·元澄传》:“澄 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闚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严,詔不从。”
13、[
直闚]zhí kuī
直接窥伺。
14、[
蠡酌管闚]lǐ zhuó guǎn kuī
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云笈七籤》卷三:“蠡酌管闚,一至於此。”《花城》1980年第7期:“测量一本书或一个剧本的深浅,往往是先用这探文心,摸戏胆的‘抽查’的办法,这也是所谓‘蠡测管窥’吧。”参见“蠡测”。
15、[
用管闚天]yòng guǎn kuī tiān
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