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中華語文大辭典
陂1ㄆ丨ˊpí用於地名。黃陂,地名,在湖北。陂2ㄆ丨ˊpíㄅㄟbēi1.〈書〉土坡。2.〈書〉池塘的岸;水邊。3.〈書〉池塘。[例]~池|~塘。陂3ㄆㄛpō1.參見【陂陀】。2.參見【陂阤】。
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陂 bēi
① 名山坡;斜坡。杜甫《渼陂行》:“半~已南纯浸山。” ② 名水边障K的堤岸。《史记·高祖本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梦与神遇。” 引 :筑堤防水;壅塞。《国语·吴语》:“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汉,以象帝舜。” ③ 名积蓄水的池塘。苏轼《上皇帝书》:“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 ④ 动 傍,靠近。《后汉书·冯衍传》:“~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 引 :顺着;沿着。 又:旁边;侧边。《汉书·礼乐志》:“腾雨师,洒路~。” bì
倾斜。《周易·泰》:“无平不~。” 引 :邪恶,不正。《吕氏春秋·君守》:“此则奸邪之情得,而险~、谗慝、谄谀、巧佞之人无由入。” pō
倾斜不平。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登~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