陿-漢語大字典
陿
⁹陿xiá 《廣韻》侯夾切,入洽匣。
(1)同“狹”。窄。《集韻·洽韻》:“陜,《説文》:‘隘也。’或作陿、狹。”《楚辭·嚴忌〈哀時命〉》:“肩傾側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洪興祖補注:“陿,隘也。”《漢書·景帝紀》:“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顔師古注:“陿,謂褊隘也。”
(2)同“峽”。山夹水的地方。《楚辭·劉向〈九歎·思古〉》:“聊浮遊於山陿兮,步周流於江畔。”洪興祖補注:“(陿)與峽同。”《漢書·趙充國傳》:“遣騎候四望陿中,亡虜。”顔師古注:“山陗而夾水曰陿。四望者,陿名也。”
陿-中華大字典
1、陿讀音:轄夾切,音洽,洽韻。釋文:
❶褊隘也。《漢書景帝紀》:郡國或磽~。
❷陜或字。見《集韻》。
2、峽讀音:轄夾切,音洽,洽韻。釋文:
❶陜或字。《說文渥部》:陜。隘也。或作~。
❷兩山之間也。《淮南原道》:仿洋于山~之旁。
❸山夾水也。見《廣韻》。
〔按連絡兩地之狹地、曰地~。齧朿海水之狹路者、曰海~〕。
❹~崥。山足也。《太玄增》:賴彼~崥。
❺山名。在今浙江蕭山縣南三十里。見《明一統志》。
〔又〕:巫~。山名。《明一統志》:巫~、卽巫山也。與西陵~歸~竝稱三~。〔在今四川巫山縣東三十里。與湖北巴東縣相接〕。
〔又〕:~石。山名。《唐書高少逸傳》:少逸爲陝虢觀察使。中人責~石驛吏。〔在今山西晉城縣南三十里〕。
❻水名。〔劉禹錫詩〕:~水秋來不恐人。
〔按~水、卽三~水。出巫山。在今四川巫山縣東〕。
❼州名。唐置。在今湖北東湖縣西北。
❽~江。縣名。明置。屬江西省。贛水下流至此。因山峽一束。故以取名。
3、狹讀音:轄夾切,音洽,洽韻。釋文:
❶小也。《書咸有一德》:無自廣以~人。
❷陜或字。《集韻》:陝。隘也。或作~。
❸同陿。《詩葛屢序》:魏地陿隘。《釋文》:陿本作~。
❹同脥。《爾雅釋蟲注》:身脥而長。《釋文》:脥、本今作~。
4、狹讀音:轄甲切,音匣,洽韻。釋文:同狎。今爲闊~。見《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