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g
1、[
土壤]tǔ rǎng
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2、[
接壤]jiē rǎng
交界:河北西部和山西~。
3、[
壤土]rǎng tǔ
1.细沙和黏土含量比较接近的土壤。土粒粗大而疏松,能保水、保肥,适于种植各种植物。
2.土地;国土。
4、[
红壤]hóng rǎng
亚热带干湿季分明地区及排水良好的地形部位发育的红色土壤。含较多的铁铝氧化物,质地黏重,肥力低,酸性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亚热带地区。
5、[
黄壤]huáng rǎng
亚热带全年湿润地区及低湿的地形部位发育的黄色土壤。含水量高,所含铁质水化而成黄色,酸性大,表层常有灰黄色腐殖质层。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亚热带地区。
6、[
沃壤]wò rǎng
肥沃的土地。
7、[
息壤]xī rǎng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鯀 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 柳宗元《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息壤辩》:“《山海经》所云‘鯀 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
2.泛指泥土。唐 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来。”
3.栖止之地。清 龚自珍《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殊不远,江 东 浙 东一棹堪洄沿。”林之夏《干宝到杭翌日适余生日同泛西湖》诗:“戎马频年期息壤,风尘随地有迷津。”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湖南 衡山 人 陈范 梦坡,以 江西 退职州官求息壤于 上海,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
8、[
霄壤]xiāo rǎng
天和地。形容相距极远:~之别。
9、[
膏壤]gāo rǎng
肥沃的土地。
10、[
楚壤]chǔ rǎng
楚 地。
11、[
故壤]gù rǎng
故土,故乡。
12、[
逼壤]bī rǎng
1.狭窄的地方。
2.谓领土靠近。
13、[
壤树]rǎng shù
谓于墓地植树以为标记。
14、[
腴壤]yú rǎng
肥沃的土地。
15、[
列壤]liè rǎng
分封土地。 汉 史岑 《出师颂》:“介珪既削,列壤酬勋。”
16、[
阴壤]yīn rǎng
墓地。
17、[
灰壤]huī rǎng
1.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
2.尘埃。
3.指人死后的葬处。
18、[
壤埊]rǎng dì
壤地,土地。埊,“地”的古字。
19、[
西壤]xī rǎng
西部国境。
20、[
壤末]rǎng mò
犹地下。
21、[
泉壤]quán rǎng
犹泉下,地下。指墓穴。
22、[
陵壤]líng rǎng
祖墓和土地。借指社稷、国家。
23、[
公壤]gōng rǎng
公有土地。
24、[
甘壤]gān rǎng
肥沃的土地。
25、[
辽壤]liáo rǎng
辽 地。
26、[
枯壤]kū rǎng
干枯的田地。
27、[
秽壤]huì rǎng
脏土;恶土。
28、[
裔壤]yì rǎng
即裔土。
29、[
皋壤]gāo rǎng
亦作“皐壤”。
30、[
白壤]bái rǎng
白色的柔土。
31、[
撮壤]cuō rǎng
撮土。
32、[
空壤]kōng rǎng
指天地。
33、[
壤坟]rǎng fén
高起的土地。
34、[
蚁壤]yǐ rǎng
犹蚁穴。
35、[
鼠壤]shǔ rǎng
1.鼠穴之土。一说鼠作穴所出的土。
2.比喻事物松散、空疏。
36、[
奥壤]ào rǎng
1.谓腹地。
2.犹沃壤。
37、[
云壤]yún rǎng
天地。喻相距遥远。
38、[
界壤]jiè rǎng
划分地界。
39、[
槐壤]huái rǎng
指 槐安国。
40、[
壤童]rǎng tóng
年轻的农人。唐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壤童犂雨雪,渔屋架泥涂。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驛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