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1、[
脑筋]nǎo jīn
1.指思考、记忆等能力:动~。他~好,多少年前的事还记得很清楚。
2.指意识:旧~。老~。新~。~开通。
2、[
筋骨]jīn gǔ
筋肉和骨头,也指体格:学武术可以锻炼~。
3、[
钢筋]gāng jīn
钢筋混凝土中所用的钢条。按横断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圆钢筋、方钢筋等,按表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光钢筋、竹节钢筋、螺纹钢筋等。
4、[
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
也说筋疲力竭。用尽了力气,极其疲劳。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5、[
抽筋]chōu jīn
筋肉痉挛:腿受了寒,直~儿。
6、[
面筋]miàn jin
食品,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的淀粉,剩下的混合蛋白质就是面筋。
7、[
筋膜]jīn mó
人体皮下结缔组织的一种,有深浅之别。浅者结缔疏松,多包于肌腱外;深者结缔致密,常包被肌肉、腺体、脏器或血管神经束。中医学认为它是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或肝风内动均能引起筋膜病变。
8、[
筋道]jīn dao
1.指食物有韧性,耐咀嚼:抻面吃到嘴里挺~。
2.身体结实(多指老人):老人的身子骨儿倒很~。
9、[
青筋]qīng jīn
指皮肤下可以看见的静脉血管。
10、[
牛筋]niú jīn
1.元 曲中称农村有财势或好事的少年子弟。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这牛表共牛觔,则见他恶噷噷轮着粗桑棍。”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
2.牛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周礼·考工记·弓人》:“牛筋蕡灂。”《宋史·李椿传》:“会詔市牛筋,凡五千斤。椿 奏:‘一牛之筋纔四两,是欲屠二万牛也。’”《中国民间故事选·木且苦苦的故事》:“他们一声不响地割断了拴在 呷那郎吉 手上的牛筋。”
3.比喻倔强固执。张天民《路考》:“老梁 在门口,回过头,声音颤抖,‘好你死牛筋!’”
4.木名。花叶皆如楝而细小,多植庭园中供观赏。材可为弓弩干。又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又名南烛。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珍木香草,不可胜言。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参阅 三国 吴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山有杻》、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11、[
筋斗]jīn dǒu
也作斤斗。即“跟斗”
12、[
蹄筋]tí jīn
牛、羊、猪的四肢中的筋,作为食物时叫做蹄筋。
13、[
筋肉]jīn ròu
肌肉。
14、[
筋脉]jīn mài
有“筋骨脉络”之意。
15、[
鹿筋]lù jīn
鹿的筋腱。肴馔中珍品。亦用作中药。《金史·世宗纪上》:“大定 八年,詔罢 復州 岁贡鹿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鹿》:“鹿筋,苏恭 曰:‘主治劳损续絶。’尘沙眯目者,嚼烂挼入目中,则粘出。”
16、[
筋络]jīn luò
与骨节相连接的筋肉。
17、[
箍筋]gū jīn
建筑物中用来箍扎保固的钢筋。如:在门窗洞口梁施工中抽去多数箍筋,违背设计要求的做法是不能允许的。
18、[
手筋]shǒu jīn
围棋术语,大抵是“灵感之下的妙手”的意思,指棋手处理关键部分时所使用的手段和技巧。手筋是围棋对杀/治孤/等激烈对抗中使用的各种妙手,如竹节型手筋。
19、[
筋力]jīn lì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鲁迅《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3.筋骨之力。汉 王充《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20、[
加筋]jiā jīn
加筋也称负弯矩筋,放置在梁的上部(支座处)、板上部(板面),是工地上一种通俗的叫法。
21、[
转筋]zhuàn jīn
中医称肌肉(通常指小腿部的腓肠肌)痉挛。
22、[
铁筋]tiě jīn
钢筋。
23、[
筋干]jīn gàn
是同“筋竿”。
24、[
露筋]lù jīn
1.肌肉消尽,血管突出貌。
2.地名。在江苏省高邮县南三十里。
25、[
眼筋]yǎn jīn
眼睛。亦借指眼光,眼力。
26、[
骨筋]gǔ jīn
筋骨。唐 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以之驰毬於场,荡摇其心腑,振挠其骨筋,气不及出入,走不及迴旋,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无全马矣。”
27、[
筋票]jīn piào
最关键的邮票。
28、[
筋痿]jīn wěi
中医指劳役阴力,费竭精气。
29、[
筋头]jīn tóu
筋斗。
30、[
筋书]jīn shū
书法中一种瘦劲有力的字体。
31、[
裹筋]guǒ jīn
指人喋喋不休,唠唠叨叨,纠缠不清。
32、[
筋度]jīn dù
中医古诊法“五度”(或称“十度”)之一。即衡量、测度筋的阴阳虚实。
33、[
筋兜]jīn dōu
见“觔斗”。
34、[
咬筋]yǎo jīn
1.颊部的咀嚼肌。
2.喻指韧性。
35、[
筋液]jīn yè
筋脉与津液。
36、[
筋急]jīn jí
中医学病证名。表现为筋脉紧急不柔,屈伸不利。多因体虚受风寒及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见于破伤风、痉病、痹、惊风等症。
37、[
筋缩]jīn suō
针灸经穴名。
38、[
弓筋]gōng jīn
附在弓干外面的筋条。制弓用筋,能使箭深入。《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城中饿死者仆道上,即取啗之,草木、鱼鸟、鞾皮、弓筋皆尽。”参阅《周礼·考工记·弓人》。
39、[
筋革]jīn gé
弓与甲。
40、[
筋驽]jīn nú
谓筋骨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