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ū
1、[
扑闪]pū shan
眨;闪动:他~着一双大眼睛。
2、[
扑灭]pū miè
1.扑打消灭:~蚊蝇。
2.扑打使熄灭:~大火。
3、[
反扑]fǎn pū
被打退后又扑过 来:击退敌人的~。
4、[
扑面]pū miàn
迎着脸来:清风~。
5、[
扑救]pū jiù
扑灭火灾,抢救人和财物。
6、[
扑鼻]pū bí
(气味)直扑鼻孔,形容气味浓烈:香气~。玫瑰发出~的芳香。
7、[
拓扑]tuò pū
1.涉及从严格定量测量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对象之间的关系的。
2.在同胚下不变性质的或在包含于同胚下不变性质的。
8、[
扑通]pū tōng
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一声,跳进水里。也作噗通。
9、[
扑倒]pū dǎo
用来表达一种想要亲近某人的想法。
10、[
粉扑]fěn pū
敷粉时用来蘸粉拍脸之物。
11、[
相扑]xiāng pū
1.中国古代的一种摔跤。与现代的摔跤相似。
2.流行于日本的一种摔跤。两人徒手裸体,下身只系一条护裆肚带。相搏中以使对方除脚外的身体部分着地或身体出界为胜。
12、[
扑腾]pū teng
〈拟〉重物落地的声音。
13、[
扑杀]pū shā
摔死;击杀。
14、[
扑打]pū dǎ
用扁平的东西猛然朝下打。
15、[
扑哧]pū chī
形容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一笑。~一声,皮球撒了气。也作噗嗤。
16、[
猛扑]měng pū
向某人或目标猛冲。
17、[
扑空]pū kōng
1.扑上去没有扑到。
2.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我到他家里去找他,扑了个空。
18、[
扑满]pū mǎn
用来存钱的瓦器,像没口的小酒坛,上面有一个细长的孔。钱币放进去之后,要打破扑满才能取出来。
19、[
扑粉]pū fěn
1.化妆用的香粉。
2.爽身粉。
20、[
扑棱]pū lēng
象声词,形容禽鸟张翅拍打的声音。
21、[
扑簌]pū sù
形容眼泪向下掉的样子:~~掉下眼泪。也说扑簌簌。
22、[
扑地]pū dì
脸朝下倒在地上。
23、[
扑跌]pū diē
1.指相扑或摔跤。
2.向前跌倒:他脚下一绊,~在地上。
24、[
踾扑]fú pū
象声词。
25、[
扑祭]pū jì
杀马而祭。
26、[
扑奔]pū ben
〈动〉1.指向目的地走去。
27、[
进扑]jìn pū
进击反扑。
28、[
扑枣]pū zǎo
击落枣子。
29、[
救扑]jiù pū
扑灭。宋 何薳《春渚纪闻·点铜成庚》:“即市半边官醖,大嚼酣饮而烹铜,不虞铜汁溅发,火延于屋,风势暴烈,不可救扑。”
30、[
扑掩]pū yǎn
猜测。
31、[
扑鱼]pū yú
宋 元 间鱼贩以赌博的方式招揽生意。
32、[
掩扑]yǎn pū
1.袭取。
2.亦称“掩跳”。博戏的一种。
33、[
扑买]pū mǎi
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代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承包者按定额向官府纳税,超额的归承包人。元 沿 宋 制,但包税范围更扩大。宋 王得臣《麈史》卷上:“二曰酒茶,乃 景德 以前,因扑买县酒,其课利计茶以纳。”《元典章·圣政二·薄税敛》:“诸处酒税等课已有定额,商税三十分取一,毋得多取,若於额上办出增餘,额自作额,增自作增,仍禁诸人扑买。”参阅《宋史·食货志下七》、《元史·食货志二》。
34、[
扑旂]pū qí
见“扑旗”。
35、[
扑天]pū tiān
犹冲天。
36、[
攧扑]diān pū
1.跌打。
2.引申指挫折。
37、[
搢扑]jìn pū
插扑于带间。示以军法警戒誓众之意。扑,教刑之具。
38、[
扑漉]pū lù
见“扑鹿”。
39、[
扑明]pū míng
犹黎明。
40、[
扑赤]pū chì
象声词。多形容笑声。